mq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qr

博文

闽山闽水系列之四:拣虎记

已有 2874 次阅读 2012-5-30 15:29 |个人分类:闽山闽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老虎, 背虎, 大炖老虎肉

    拣 虎 记

 

有拣到老虎的事儿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等的美事儿。美事儿就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福建省地质局某地质队的测量组。

福建山区的冬天,几乎是每天有雾,到上午10点多钟,雾必定消散。测量组的同志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所以每天不管有雾没雾,照样带着仪器上山,等到10点钟左右到达工作地点后,就是有雾,也消散了,一点不耽误工作。

一天,他们早晨上山,刚到山脚下,就好像听到山上有小炮响,不知谁叨咕一声,“真有人比我们上山还早。”也没在意。待快到山顶,经过一处小山坳时,突然走在前面的一个测工,急急回转身,用手势叫大家停下来。“怎么啦?”“嘘!别出声,前面有老虎!”这一下,大家都吓住了,谁还敢动?

等了好长时间,也没动静,胆大的人,悄悄向前探视,见确实是一只老虎,只不过是嘴角还流着血,已经死了,血还没全凝,看来死的时间不长。可能就是上山时听到的那声炮响炸的。这一下,大家都来了情绪,你摸摸这,他摸摸那,都十分高兴。

大家判断,这只虎,一定是打猎队炸的。那个时候,山区野兽扰民甚是厉害,毁坏农田,咬死牲畜是常有的事儿。为了为民除害,当地组织有地方性打猎队。农民为保护自家的田,在田的周围,下有套儿、陷井、炸子等。这只虎则是炸死在打猎队行进的路上,打猎队是按一定路线巡逻狩猎,转一个大圈需要很长时间,他们炸死的野兽,谁拣到是谁的,若不天气热,也都烂掉了,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测量组拣到这只死虎后,在当时,是一件绝密的事儿。第一步是怎样把老虎背回驻地。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把老虎打扮成病人,背回去。于是给虎穿上了工作服,戴上了帽子,帽子下扎了一条毛巾,尾巴藏进工作服,一点儿不让外露。怕路上遇到人,令一个人超前走出50米左右,见有人来,就发暗语,背虎人就藏起来。幸亏一路没有遇到人。第二步是如何处理这只虎,这不是什么难事儿,野外人员为动物剥皮,是常干的活儿,虎身上的什么东西都没扔,连肠子都处理得好好的。所有血迹、粪便都掩埋得无一点儿痕迹。最大的问题是虎皮,不敢拿到外边去晒,最后想出的办法是,分成块,用抓阄的方式每人分一块,各自钉在自己的图板下方,为免招苍蝇,都喷上了药。

最持久的,就是吃这老虎肉和喝虎骨汤了,正是三年困难时期,有这“大炖老虎肉”,岂不解了大谗。肉,没用两天就吃光了。这骨头汤上顿喝下顿喝,最后也把人喝絮烦了,有的人根本不能多喝,甚至干脆不喝。再后来,就不是天天喝,而是隔些天一喝。半年以后,有人说,没啥营养了,不用喝了,干脆扔了算了。头一天扔,不到第二天就没了,可见“有心人”是有的。

这件事儿,能够保密得这么好,就在于测量组住的房子是独门独院,在村外又是孤零零的一家。

地质队的人员调动很大,每个什么组,都不是一个持久的组。当这个组分散后,这件事儿也就不再保密了。后来和我们在一起的“157”(一个同志的代号)就是原测量组的重要技术人员,他讲起这件事儿时,有声有色。直到文化大革命,他才不敢再讲。虽然有人提了这件事儿,但由于人员都已分散,“157”只不过是其中一员,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281-576658.html

上一篇:我的身边静悄悄
下一篇:也谈通任督二脉
收藏 IP: 113.5.2.*| 热度|

4 李学宽 吕喆 吕洪波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