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本无高尚、低俗、欢喜、悲伤之说,这些“形容词”都是人们强加给自然世界的。不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不是都喜欢从自然之景中,悟出人间之情?
记得《庄子说》里有一段“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的故事,大概是:庄子路过一条快要干涸的河道,里面躺着许多鱼,这些鱼吐着泡泡相互接济……,于是他就想像,在河水丰盈的时候,这些鱼儿都是各顾各的自由的游弋,谁也不会管谁…… 并由此直接联想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
说到这,咱先把庄子“悟出的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那部分道理”放下,把目光集中到河里,发生了什么情况?
首先是河里没有水了,然后鱼躺在河里吐泡泡,然后能不能推出“鱼儿懂得互相帮助、抱团取暖”这个概念?思考几个问题:鱼儿脱离水面后是否可以选择不吐泡泡?鱼儿吐的泡泡够不够度过枯水期的?鱼儿为什么要躺在一起?这些问题其实都很简单,分解到这里基本就差不多了——从这个故事推出“……”根本就是扯淡。但是,靠“群居”来保证族群安全的生活策略却是真实的,比如沙丁鱼……,与上面的故事形成反差的是“大海里一直都有水,沙丁鱼是主动靠拢在一起的”。
为什么会从“一个错误的场景”推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我认为:人们,即便是对“自己正在想什么”也不是完全清楚,也就是说“大脑完全是可以不留痕迹地干私活的”,也就是说“大脑的功能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
“庄子的特定思考”始于“……路过河道……”之前的,也许不够完美;也许不够完善;也许攒够了部件,还没有总装;甚至,庄子本人在进行这番感慨之前,对“自己所完成的这个思考”一无所知……事实上,由于“这河、这鱼构成的场景”具有“与已经思考问题的场景”的相似性,从而激发了大脑的思维运动“把私活扶正”的结果就是“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闪亮登场。
“触景生情”与“你所看到的世界,不是这个世界想让你看到的世界,而是你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到这,没错呀!?但是已经无路可走了,因为无法解释前面的问题了。
“为什么会从‘一个错误的场景’推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个提法的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下意识地使用“因为……所以……”的方法,欲达到的“目的”至少有两个:其一是,为得到的结论找到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其二是,找到一种获得领悟的可靠方法(这二者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触景生情”无处不在:首先,在“《庄子说》的小故事当中”,庄子用了“触景生情”这个方法,结果得到了正确的结论;然后,在回味“《庄子说》的小故事当中”的时候,他人也用了“触景生情”这个方法,结果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为什么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原因在于,“景”是“导火索”,“情”才是“炸药”,能不能把世界“炸开一角”要看“情”,“情唯一”而“景不唯一”。
前面都是铺垫,下面才是本文重点要讨论的内容
人们是否会下意识地、经常使用“触景生情”这个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其实就是自证);人们是否会主动地使用,通过“触景生情”这个方法得到的结论,利用其中“似乎无法辩论的自然现象”作为坚实的证据,来教育、控制别人呢?
刚刚过去了一个节,不知道有没有人,“主动”或者“被动”地“与动物自然行为”作对比,而深感良心不安,终于……
用这个做全文唯一的案例?是因为他们说,在所有的感情中,亲情最大;是因为,人首先要战胜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3662-570840.html
上一篇: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篇:
人生中的那堵玻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