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

已有 4048 次阅读 2012-5-12 15:42 |个人分类:编辑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专家, 编辑, color, 成功率, 带头人

引用格式:卓选鹏,赵大良.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约稿实践中的4 个转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 1):137-138
莫叹专家赐稿难,转变思路谱新篇———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约稿实践中的4 个转变
卓选鹏;赵大良
  向专家约稿是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亦是工作难点所在。对此,大多数编辑均有切身体会。如何提高向“专家约稿”的成功率和准时性,便成了编辑同仁始终在探讨的课题,也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具体的做法[1]。窃以为约稿方法的探讨固然是必要的,但约稿思路层面的分析则更加重要。笔者结合本刊“专家述评”栏目近年来的约稿实践和心得,提出了约稿思路的4 个转变。现就如何开拓视野和转变约稿思路做一简要的论述。
1 从面向“学术名家”约稿到面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转变
  作为学术期刊,能够约到学术名家的稿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其不但可以装饰门面、提高期刊的行业声望,而且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文章以飨读者[2 - 3]。但是,一提到向专家约稿,编辑们的脑海中总会不约而同地浮现出几个自己所知的“名家”形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向“名家”约稿很难,主要表现为约稿的成功率低,准时性差。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 1) 名家大多年龄较大,行政及社会兼职较多,百事缠身,体力有限,面对众多期刊的约稿,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即无力、无暇写作。
  ( 2) 名家声名已隆,无以复加,对一般的学术期刊,包括学报已难入其法眼,不屑写作。
  ( 3) 名家学术地位虽高,但多数已脱离教学科研一线,缺乏一手的研究资料,因而无法写作。鉴于此,向名家约稿,焉有不难之理。而作为期刊,尤其是那些设有“专家述评”或“名家论坛”栏目的期刊,就不能不重新思考,调整约稿思路,保持编辑约稿的主动权[4]。

  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经过几年的约稿实践和探索,我们完成了约稿思路的第1 个转变,即从向“学术名家”约稿到向“中青年专家”的转变。实践证明,这一转变是成功的,印证了我们的思考。其优势如下:
  ( 1) 中青年专家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其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正处于黄金期和高峰期,论文产出率较高。
  ( 2) 中青年专家声望渐起,还比较重视利用期刊的平台作用,对期刊的约稿能够积极响应,并认真完成,且文章质量亦相对较高。
  通过上述的转变,本刊“专家述评”栏目的约稿工作出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景象。
2 从面向“个人”约稿到面向“团队”的转变
  自然科学研究是一项团体性工作,每一位学科带头人的身后都有一支研究团队的支持,起码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队伍,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学术力量。我们以往的“编辑个人”面向“专家个人”的约稿似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而且个人之间的约稿受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较大,如: 编辑与被约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关系好坏、兴趣志向等。这种构架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约定关系,其约定的约束力和信用度较低,随意性较大,解约率较高。而面向团队约稿使上述问题大为改观,使相互之间的个人行为变为编辑部( 期刊)与科研团队之间的团体行为,约稿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大为提高。相比较而言,“向团队约稿”具有如下优点:
  ( 1) 向团队约稿增加了领衔专家稿件的稳定性和准时率,强化了约定的信誉度。
  ( 2) 向团队约稿可以增强科研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激发创作热情,且团队中有专人负责与编辑部的沟通和协调,督促约稿的写作进度。
  ( 3) 编辑部能够获得相对纵深研究的系列文章,形成专题报道,增强办刊的主动性,强化期刊特色[5]。
  ( 4) 编辑部可以发挥期刊的信息平台作用,对该研究团队的科研情况及精神风貌做一图文并茂的展示,这也是学报作为学校科研信息窗口的基本职能之一。
  基于这一思路,本刊“专家述评”栏目近几年相继刊发了马清涌教授的胰腺病研究专题、吕毅教授的肝移植专题及郑鹏生教授的干细胞专题研究,并对其研究团队做了相应的介绍,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3 从“以人约文”到“以文约人”的转变
  从“以人约文”到“以文约人”的转变。这一别开生面的反向思维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拓展了拟约专家的遴选范围,又开辟了优质稿源的途径,使稿件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一转变充分发挥了作者信息资源的价值,突破了既往的“以人约文”的瓶颈。通过日常的积累,逐渐地建立作者队伍中的“专家库”。其特点是人数多、区域广、专业相对齐全。这样既扩大了约稿专家的范围,又使编辑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各院校、各学科的研究动向、专家队伍及其研究特色等,极大地开阔了编辑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眼界。具体的做法是: 定期浏览相关专业的知名期刊,及时收集作者尤其是通信作者( 因通信作者一般多为课题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 的相关信息,诸如其学术地位、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承担项目以及治学口碑等,为是否向其约稿及何时约稿提供依据。了解专家情况要做到精心准备,提高选题质量,全面评估候选作者,确定约稿对象,加强编辑与作者间的充分沟通,约到高质量的稿件[6]。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约稿的触角已大为延伸。近年来本刊“专家评述”栏目刊发的校外专家的述评文章大多来源于此。另外,我们的体会是: 校外专家的约稿成功率反而要比校内专家高,这其中牵扯的复杂的心理因素我们未做探讨,但确实收获到了一种“墙内开花墙外红”的效应。
4 从面向“校内”约稿到面向“校外”乃至“海外”的转变
  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是学术交流,而作为学术期刊的学报自然不能例外。但以往的观念认为,学报是学校办的刊物,应该只为本校师生服务。这话看似没错,实则有失偏颇。这种小家子气的胸怀,既不利于学报的发展,亦有悖于学术交流的内涵。何为交流,说白了就是“迎来送往”。针对学报而言,将本校专家的科研成果展示于校外,这是交流; 反过来,将校外专家的研究论文迎之于校内,这也是交流。同为交流,何故厚此而薄彼。就现实而言,学报必定是院校办刊,其主流作者群体还是校内作者( 目前的现实是这一群体的稿件亦逐年外流) ,校外作者本来就相对较少,加紧培养尚嫌不及,为何还要挫其渠道,自毁稿源呢。何况刊发一定数量的外稿,势必赢得一定数量的校外作者和读者,他们的口碑相传及其后续研究的文献引用,对提高本刊的影响力亦大有裨益。
  另外,适度地发表一些校外专家的稿件,也会产生一种“蝴蝶效应”,引起其他相关专家对本刊的关注,使之成为其今后投稿的遴选期刊之一。因此,学报应重视调动其国际编委、特邀编委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现代化网络办公资源,加强面向海外专家的约稿[7]。
  本刊的“专家述评”栏目开设至今,已相继刊发了诸如李官成教授、吴映春教授、郑庆印教授、任田英教授、陈晨教授等海内外知名专家的评述文章,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本刊赢得了声望。目前,本刊的“专家述评”栏目已成为本刊的品牌栏目,我们有信心、有理由将它办得更好。
5 结语
  综上所述,向专家约稿的成功与否,与约稿的思路和约稿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期刊编辑深思和探讨。只有约稿思路正确、约稿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文德. 约稿艺术纵横谈. 出版发行研究,2008,23( 1) : 35 - 37
2 卢正升. 期刊稿源因素分析与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20( 3) : 484 - 486
3 王大锐,繆昕,王孝陵. 高质量稿源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保障: 《石油勘探与开发》的组稿实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 5) : 688 - 689
4 廖肇银. 掌握编辑约稿的主动权. 编辑学刊, 2000,16( 3) : 18
5 黄丽媛,李国玲,于文霞. 学术期刊重点号的组织实施. 编辑学报,2005,22( 4) : 364 - 366
6 曹作华,谢贞,王红丽等. 科技期刊编辑的组稿策略. 编辑学报,2006,18( 6) : 447 - 448
7 郑芹珠,任丹青,张慧. 我国科技期刊如何获取国际稿件. 编辑学报,2007,19( 2) : 119 - 12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721-570075.html

上一篇:数字出版时代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显示度
下一篇:关于论文更正、替换和撤销的思考
收藏 IP: 202.117.2.*| 热度|

5 张玉秀 高英 郭保华 何学锋 郑秀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