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837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inance8372

博文

学术“市场”的效率问题

已有 3128 次阅读 2012-4-2 10: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何谓市场?各种交易关系的总和!概念抽象却精准。

何谓学术市场呢?依葫芦画瓢,所谓学术市场,当然是指各种学术关系的总和。罗纳德.科斯(Coase2011)认为,中国当前所缺乏却又必需的所谓的思想市场,我想,其核心内容当然包括学术市场。

其实,科斯的意思,更严谨地表述应该是:中国缺乏却又必需的不是思想市场,而是思想市场的效率。因为,饮毛茹血的人类先祖,将手中猎捕而来的羚羊,与人交换更适合自己口味的野鹿时,不仅交易市场诞生了,而且思想市场也随即而来了。自盘古开天地来,缺的不是思想市场,缺的是能甄别思想真伪的市场内在的定价机制。同样,我们也向来不缺学术市场,而缺乏的是能自动甄别学术含量的学术市场内在的定价机制。

市场定价机制,说到底,是一个市场效率问题。

对于市场的效率,昔日尤金.法玛(Fama1970)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EMH的一个推论是,市场如有足够的效率(比如,是一种强式有效市场,Strong-Form Market Efficiency),那么它的均衡价格能够恰如其分反映其内在价值或真实价值。

对于学术市场,如何衡量它的效率呢?

关键是,特定的学术市场是否存在学术产品价格的一个合理的替代变量。一般而言,学术市场有足够的效率,那么这个市场自然而然,存在一个信号机制,即价格的替代变量。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层次,可以作为学术市场价格的替代变量。郎咸平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华人圈一颗耀眼的学术明星,在于他于“Journal of Financial Ecnomics”等国际一流的刊物上发表的那几篇公司财务方面的论文,并且好几篇成为All-Star Paper

而问题恰恰是,国内杂志大部分无法作为衡量学术价值的替代变量。我们杂志不具备甄别学术水平的信号功能。换言之,我们学术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 (The Market for Lemons)Akerlof1970)。这个充满猫腻的市场最大特征是,无法甄别学术产品的优劣和真伪。

学术市场不具备定价功能,注定了其效率的不足或缺乏。

效率不足的学术市场,充满暧昧与混乱。最终的结果是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此即“逆向选择”,也即“劣币驱逐良币”,也即“鸠占鹊巢”

这很要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84643-554533.html

上一篇:是财务还是金融——Finance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野葱与公地悲剧
收藏 IP: 218.0.4.*| 热度|

1 邸利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