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科普忽悠的几种情况

已有 2587 次阅读 2012-4-1 17:35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老蒋在《警惕少数科学家的科普忽悠》中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提防少数科学家假借科普之名,忽悠不明真相的决策者和公众,为自己骗取巨额经费和国家政策支持,扭曲事实真相,干扰科学发展路径的正常选择。”、“由于在向公众做科普的时候,公众缺乏必要的知识,对科学家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缺乏质疑和提防,少数科学家常常可能假借科学普及,夸大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夸大自己擅长工作的重要性,夸大自己成果被学界肯定的程度,甚至可能被利益集团所收买,为少数特定企业充当危机公关的马前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深入人心。中国的某项科研项目经费并不需要民选机构的批准,给不给项目经费是各部委领导及少数参与其中的“大牛”科学家的事。科学家分赃只要搞定部委领导就可以了;如果是同行评议的项目也只要搞定小同行就行了,没必要费口舌去说服普罗大众。

 

所以很少有科学家主动去科普,因为没那必要。除非某种科技问题成了社会热点,在媒体的热切追问下,才会简明扼要地科普一下,大众理解不理解没有多大关系。当然,科普的时候夹带点“私货”也是免不了的。

 

如果科普自己的成果,多半带有宣传性质,那么实事求是就根本不可能的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情况下的科普并不直接与项目经费申请挂钩。

 

“被利益集团所收买,为少数特定企业充当危机公关的马前卒”所进行的科普已经不能叫科普,只能叫“当托”,或者是所谓的砖家“维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554283.html

上一篇:女儿总是那么可人
下一篇:涉嫌强奸教授不能代表教授
收藏 IP: 112.91.70.*| 热度|

5 黄富强 刘钢 钟炳 苏德辰 zhucele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