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人从事博士后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为了过渡一下,有的人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有的人是为了结识一些资源,有的人是为了获取一定的资历……
我当初做博士后的直接动机是为了过渡一下,不想因为教学和琐事荒废自己的学业,在联系博士后单位期间经历了若干坎坷,总算有幸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所以非常感谢中信所给我这个机会。
我在博士期间总体做得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拿到什么课题,当时南京农业大学规定发表论文累计积分达到0.5分就可以毕业了,我到毕业时发表和录用了差不多20多篇论文,累计积分接近5分。本来想即使做博士后,估计提高也有限,因为研究方向改了,自己至多在一个新的领域做点一般的研究。但是进站后则完全不同,经过博士后期间的努力,研究成果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进步很快。
现在进行反思,发现博士期间自己所做的东西真的一般,只不过当时可能多少具有一点比较优势。如果要给博士水平做个评价,那么我的感觉是,博士差不多说明你科研入门了,仅仅如此。如果你在很好的高校工作,博士水平差不多就是讲师,如果你在一个一般院校工作,博士水平就是副教授水平,当然这是平均值。
认真做一次博士后,其实水平是相当于教授的。当然这里也许犯错了,因为不能简单用职称来评价学者的水平,我这里仅仅是个比方。我博士后期间的主要收获有:
第一,涉足科学计量学,并且找到了乐趣。
第二,在多元统计方法领域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创新,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第三,论文写作水平和课题申报书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知道这世界上有伟大的学者,除了学识外,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格的光辉。
第五,结识了很多不错的朋友。
第六,……
刚才说到,博士后的效用是多方面的,不管怎么说,总会有收获的,也许还有意外收获。当然,各人情况不同,也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博士后的,这是常识。
有人对博士后的评价有点负面,比如博士后是廉价的劳动力,就是帮别人做课题,我不这么看,即使有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你不做事,怎么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你不付出,怎么可能有回报?博士后其实是双赢的事情。有些时候我们慨叹世风日下,人情淡薄,但对于一个只想得到,而不太愿意付出的人而言,注定你周围的人对你恐怕是比较淡定的。
2012.3.27俞立平 于宁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