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视觉盛宴

已有 5976 次阅读 2007-8-5 07:57 |个人分类:理论物理

 

本来今天不打算写什么的,因为明天起早去北京(不是回)。

本来打算明天写点关于最近的文章,特别是

Spacetime Indeterminacy and Holographic Noise

这个打算不变。

———————————————————————

现在加塞简略地说一说上面的那篇文章-07.06.18临晨。

Craig J. Hogan应该是一个天文学家,至少他参加了High-Z团队以及SDSS团队。

他同时还做一点量子引力的研究,这样的人不多,但在美国不是绝无仅有,例如Marx Tegmak的理论水平就很不一般。在中国,这样的人没有见过,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原因可能是,做理论的自以为是,觉得实验很脏,而做实验的也不屑做理论,觉得这样些人闲得无聊才胡乱猜测。

(当然,两个阵营的大多数人都是正确的,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你跑到对方的阵营里还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做脏工作,就是做垃圾的无聊猜测 :-)

Hogan的主要猜测来自于全息原理。他说,如果一个观测者观测距离的一个物体,那么在垂直于观测方向的横向空间上,那个物体有一个基本的不确定位置,其中是Planck长度。

Hogan在早先的文章

Quantum Gravitational Uncertainty of Transverse Position

中提出几个理由支持这个猜测。这篇文章写得很难看懂。

我想,也许一个比较简单的理由是这样的。假如这个不确定横向位置是,如果我们想通过实验手段来测量它,涉及到的能量不能超过,这个能量使得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线产生引力弯曲,其角度是,这个角度又不能超过,将这两个量等同起来,我们就获得:

这个关系有一个漂亮的全息原理解释:考虑一个半径为的球,由于球面上的最小解析尺度是,最小解析角是,所以球上最多能解析个方向,如果每个方向上的自由度最多是,其中是截断,那么总的自由度不超过,这就是Bekenstein-Hawking熵!

这么看来,Hogan的猜测的确有些合理性。让我更加相信其合理性的一个理由与暗能量有关。同样考虑一个半径大约是宇宙半径的球,在球面上,基本的长度截断不是而是,所以一个全息理论家就会推测,球内部的紫外截断应该是从而零点能应该是,这正是全息暗能量。

我们看到,Hogan的就是通过全息原理决定出来的紫外截断。

比较有趣的是,Hogan推出,如果两个事件由一个null ray连接起来,每个事件有对应的横向坐标算符,这里垂直于两个事件的空间连线,那么有

其中C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大约是1的量级。这个对易关系可以由Hogan的横向测不准关系推出。

Hogan想用LISA这样的实验来直接测量他嘴里所谓的全息噪音,由于我对实验不熟,不敢评价。既然Hogan是做天文的,也有他的想法有道理。

Hogan的工作到现在为止基本无人关注,我觉得他的工作值得仔细研究。

我支持他也有一个私人的理由,因为如果他有道理,全息暗能量模型就有道理,我就会得到更多的credit。

———————————————————————

让我改变主意的是刚刚在冉渊渊同学的博客上看到的几张图,本来不饿的,现在觉得舌底生津,忍不住想下楼,可是楼下的小吃街应该关张了。

不好意思,冉渊渊同学,请允许我下载你的作品,传上我的博客。如有版权问题,赶紧通知我 :-)

冉渊渊同学是个烹饪高手,下面应该是她的大作。(冉渊渊同学是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

113cc92b5e8.jpg

113cc92b097.jpg

113cc92b490.jpg

113cc92acd4.jpg

113cc92aaba.jpg

这些图是从冉渊渊的博客

vier’s never land

盗来的。

自然,冉渊渊是个美女,这似乎是众所周知的:

ranyuanyuan.JPG

再次严重地通知大家,我明天到北京后会在本博文下面写一点关于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评论,敬请期待。当然,为了视觉盛宴大家还会回来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7-5503.html

上一篇:祝贺何亚丽张鹏同学
下一篇:散文与其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