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
——高镇同院士谈怎样做科研
去年年底高先生住院需要人陪护,正好我有时间就去了。高先生精神愉悦的时候跟我侃侃而谈,我向高先生请教说:“您觉得年轻人刚走上独立科研的道路需要注意些什么?”高先生沉思片刻,兴致勃勃的说:“我说十二个字: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这是我过去总结的,是我一生的经验,我还写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
“首先讲勤于实践。一定要做实验,不能只看论文。做实验能发现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我提出疲劳统计学就是在实验中发现疲劳的结果有分散性。我教《材料力学》的疲劳实验时让不同班的学生做同一个实验,结果相差很大,有时相差一倍或几倍。这不是他们捏造数据,我亲自检查过。所以疲劳破坏不是确定性的,有随机性,需要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做科研要想有前途,得有实体,这样有个依赖。比如我研究疲劳研究了四十多年,从来没有想过转行。我给飞机定寿命,飞机能多飞十年,我很有成就感,越做越来劲。科研和工程应用结合起来,既有经济支撑也有精神支柱。”
“再讲敏于思考。很多新的、重要的发现都是因为敏于思考。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为什么一个苹果落地能让他豁然开朗?就是因为他一直在思考天体的运动规律,遇到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就会激发他的思维火花。还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因为长期敏于思考才会从热水壶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勇于创新就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勇于挑战权威观点。要勇于创新,但不能急于求成。我的个别学生就是因为急于求成尝到了苦果(可能指高先生的一位学生的学术造假之事)。做科研不能经常换方向,研究十几、二十年才能出大成果,大成果需要时间积累。一两年写几篇论文还可以,做几个实验还可以。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在跟高先生相处的两天中,感触最深刻的是高先生的细心和总是为他人考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校医院的副院长派车把高先生送到高先生家门口的时候,高先生从兜里拿出一包香烟给司机。考虑得真周全,令人感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