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从一篇文章看美国学者心目中的“情报” 精选

已有 7221 次阅读 2012-2-4 08:21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 文章

从一篇文章看美国学者心目中的“情报”

武夷山

 

2008年第3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Bruce Berkowitz研究员的文章,The R & D Future of Intelligence(情报的研发前景)。原文可见http://www.issues.org/24.3/berkowitz.html。文章说:

美国情报机构的5位老大哥是: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国家安全局),分管信号情报;

The 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国家侦察局),分管间谍卫星相关事务;

The National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Agency(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分管地理信息图像数据库;

The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国防情报局),下面设立了很多技术军事情报项目;

CIA(中央情报局),它关注所有各种情报技术。

 

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研发统计数据已超过50年,目前的美国研发资助额几乎是50年前的10倍――1953年,美国研发总额是350亿美元,2006年达到3100亿美元。即使扣除通胀因素,政府部门的研发支持总额仍增长了440%。

20世纪50年代初,全世界研发支出的一半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那时多数国家根本不掌握自己的准确的研发数据),如今,亚洲研发支出占世界的40%,美洲占37%,欧洲占23%。

目前的三地专利中,亚洲占36%,美洲占34%,欧洲不到30%。

另外,美国的研发外包量占到了总和的10%。

 

博主:该文前面谈的是intelligence,是狭义的情报。后面分析的研发数据也正是我国科技情报部门最关心的事项之一,是广义的科技情报,即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也就是本所英文名称中所用的词组。可见,两国都存在“情报”概念不明晰、intelligenceinformation边界不清晰的问题,但是,至少美国科技情报界或科技信息界没有像我国科技信息界这样由于“情报”概念不清而恐慌不已。

我本人一向的态度是:不管对“情报”概念的理解有多大分歧,该干什么照样干什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534104.html

上一篇:[转载]朝胜观察:归
下一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之一种理解
收藏 IP: 219.142.139.*| 热度|

26 李学宽 许培扬 陈湘明 章成志 王芳 刘玉仙 王晓光 钟炳 刘洋 曹聪 马昌凤 赵明 王涛 王启云 赵凤光 汪梦雅 张焱 陈绥阳 柏舟 杨学祥 王德华 魏瑞斌 王圆 王桂颖 吴吉良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