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已有 2711 次阅读 2007-8-3 13:53 |个人分类:文学

过去提到过王云的诗,估计王云在那之后再访问我的博客会觉得郁闷,怎么一直不再谈诗?

我很久既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写诗了。今天劳作了一天,很郁闷很无奈的一天,为了改变心境,突然想到了诗。真的没有写过什么,倒是一次不经意的时候写了几句话,看到的人,觉得我无聊而不经意的话是天生的诗,于是我成了天生的诗人。其实,我多么希望别人说我是天生的物理学家啊 :-)

还有几年,

几年好象不太长。

不过我的白头发可能会很长了。

那时我可能坐在家里,窗外的阳光照进来,打着瞌睡。猛然,一句
广告台词飘进来。

睁眼一看,咦,这不是她么?

于是瞌睡消失,人年轻了一两个小时。

——————————————————————-

更新:

上了这个帖子后我浏览了一下其他人的博客,有几件事值得一提。

1. 木头(Quantoken给Motl起的名字)提到Stephen Hsu最近的一项研究,将VQA scores 转换成IQ,发现物理学生的IQ最高,公共管理学生的IQ最低。我过去一直以为数学的IQ应该最高,所以对这个结果感到吃惊。很久很久以前的社会,人们以为学哲学的IQ最高,在Hsu的排名上只是第九名。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看。

2. 同样是木头的博客上的消息,洛山矶下雪,而长沙也在下雪,不知道有没有关联?

3. 周末和学生聊到WMAP为什么最近三年来一直不发表新的数据,回家后就看到Peter Woit的博客上的谣言,说WAMP明天就要发表数据了,详情见。对我们这些早就期待着的人,这可不是一般的好消息啊。

4. 今天看到一篇批评Susskind科普的严肃论文。我相当粗略地看了这篇文章,不奇怪,G. Ellis对事件视界的看法代表了很多人的观点,我却同意Susskind的观点。Susskind认为事件视界会影响到现在的微波背景辐射,看起来破坏了因果律。我们还没有支持这个观点的任何理论证据,但我很同情这个观点。

———————————————————————————-

Peter Woit的博客上的更新说,WMAP将在美东时间3月16号中午12点发布新数据,地址是
http://lambda.gsfc.nasa.gov/ 。我这两天查了几次Arxiv。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新的数据将强调极化信号。

在WMAP的主页 我们终于看到了令人兴奋的话:New Results Coming Soon。

过去不同的人对WMAP的沉默有不同的推测,有人说WMAP新数据出问题了,与第一年的结果矛盾,有人说WMAP发现他们过去结果不正确,我则猜测他们想积累更多的数据以缩小统计误差,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在测量极化,这本是Planck计划的重头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7-5288.html

上一篇:关于推荐信
下一篇:湘潭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