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川大工程硕士复试,面试时,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去考普研? 由于当时有点紧张,于是很直接地就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考过一次,没有过。后来因为有了到深圳去做我喜欢的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工作机会,所以当时就没有再继续考。不过命运弄人,家人不支持我到深圳,所以,我就回来了,后来就进学校做了教师。
面试结束出了门,再次思考这个问题时,才发现,我忽略了自己一个重要经历。那就是2001-2003年期间,我曾在学院统一安排下,到电子科技大学读了为期两年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并顺利结业。由于当时我是三肩挑,教学,科研和行政三边都有压力。所有注意力和精力几乎完全集中在了工作上,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过是否要趁热打铁拿个硕士学位证。只是单纯地觉得,学院给了我们钱供我们读书,我就应该好好工作(不要笑,我当时的确就是这样想的,现在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当时挺笨的)。
其实,在2005年评讲师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学历危机。但等到评完讲师,再关注学历问题时,当时得到的消息让我很郁闷“之前读的进修课程成绩两年内有效,现在刚失效!”。要考只能再重新读,或者重新考。之后,我就开始重新关注考研信息,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是我当时重点关注的三所大学,一是离家近,二是我觉得师资和专业都比较好。当时我比较较真,认为如果要读,就要读个适合自己的,真正学点东西,而并非完全是为了学历而提升学历。
结婚后,我也经常跟老公探讨考研的问题,老公很支持我,最后,我选择了川大的情报学专业,但这时,我怀孕了,由于当时刚接了门新课,压力有点大,余下精力不多,所以在小孩和学历面前,我选择了小孩。
其实,早在2010年,学院就告知所有年青老师,以后没有博士学位就只有两条路走,要么转岗行政,要么去读博。不知道是因为生了小孩后变笨了,还是没有休息好,精力不支。当时我的教学质量有点下滑,开始在优秀和良好之间徘徊,所以,我并没有把学院的告知看成重点,而是把CDIO教育模式改革当成了重点。在经过很长时间自省后,我想到了一条可能真正提高自己教学质量的道路:那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去做专业调研,自己先来个“做中学”。我如是实践了这个想法。从2010年12月至今,我一共调研了海底捞西河生产基地,海底捞北京物流基地,一汽国际物流,一汽新悦物流,白家物流,雅士利物流,志翔大件物流,传化物流,大西南储运,巅峰软件等十家企业,这个期间对我的震撼是巨大的,使我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开始重新思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首要责任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进行知识甄别,通过实践对所教授知识进行反复检验,以了解其实际的协同性。其次,才是传授知识。通过实践,我发现,传授知识的方式也必须要有所改变,传统的凭借一本教材,几本参考书的教学模式很难跟上知识更新换代的脚步,只有搭上网络和实践调研的快车,才能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懂得利用网络和各种实践平台给自己更新知识。有了这些认识后,我决定考研,但不是考普研,而是考工程硕士。在报名GCT后,我买了规定的四本教材。但我翻了翻这厚厚的四本书后,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不复习教材去应考。其实,在最后的一个月里,我也有点动摇,但后来还是挺住了。10月30日,我参加了GCT考试,考完后,不知为何,我一身轻松,居然还一路边跑边跳地回了家(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估计当时路人觉得这个人肯定是遇到什么大好事了,其实,我就是觉得自己胜利了,成功地挑战了自己)。呵呵,想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吗?
很幸运,我顺利通过了GCT考试,虽然比我预计成绩低了很多,但最后仔细分析了得分后,我还是释然了,得分完全与我平时运用这些知识的频率成正比。逻辑最高,其次是语文,然后是英语,最后是高等数学。
昨天参加了复试,还是决定继续挑战自己,拒绝临时抱佛脚,坚持大考大好耍,小考小好耍”的做法。不知道这次效果好不好。呵呵,不过,我自己倒对昨天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
通过这次考试,我再次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做中学,结合自己的兴趣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总结,一定会收获更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524084.html
上一篇:
请多给年青教师一些鼓励下一篇:
甜心的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