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初,日本学者是这样论述“创造”的
武夷山
哈尔滨科技大学科技情报资料室曾出过一份内部(?)刊物叫《科技译文》,其中有些文章还是不错的。比如,1982年第2期的该刊发表了日本学者山田黎明的文章《创造性科学和创造工学》(肇永和译。百度百科查到:肇永和先生是日语专家、教授,1925年生)。我当年做了以下摘抄:
美国某学者指出,在创造性研究问题上有四种观点,即4P:
Personality,或曰创造性人格论,这是早已有之的视角;
Process,创造工学(博主注:字面翻译是“创造过程学”,日本人译为“创造工学”);
Product,关于创造成果的研究。空谈创造,没有成果是不行的。这一范畴成为科学史家和技术史家的研究对象;
Pressure,关于创造者面临压力的研究。山田黎明认为,4P中,这方面研究最落后。
日本人不是没有创造性,而是社会环境使其创造性窒息了。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所谓人类完全是自由本身”,这一提法值得玩味。
长冈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川上正光说,把education译成“教育”是历史上的一大误译,应译为“启育”。
美国的J. P.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有四要素:
Fluency,流畅性,指的是构思的大量涌现;
Flexibility,灵活性;
Elaboration,缜密性;
Originality,独创性。
总之,(一)创造工学是促进发散性思考的方法论;(二)发散性思考是自由个性的内发性思考,同创造性的思考面大体相等;(三)吉尔福特四要素是有待实现的理想目标,是可以作为教育成果来看待的。
头脑风暴是集体创造性思考的一种方法,为了促进集体创造性思考,可提出四条标语:
自由奔放;讲求数量;严禁批评;改善结构。
博主: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日本人挺有创造性的,但他们也有过“社会环境使其创造性窒息”的阶段。在创造性方面,中国目前大约处于与日本70年代末、80年代初类似的阶段,我们需要突破这一关口。
为什么“讲求数量”?你从一开始就要求每个创意都是高水平的创意,恐怕就提不出什么创意了。中国目前处于SCI论文高产期,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再多发SCI论文就错了。其实,中国目前多发SCI论文,同头脑风暴寻求创意过程中的“讲求数量”有类似的作用。您从这一角度想过吗?
我并不是说论文质量不重要,您懂的(学习大宝好榜样,表达方式紧跟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