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古老的大学均有美妙的相似之处。 哥廷根正如英国的剑桥或美国的耶鲁那般 - 偏远而罕为人至。 但除了那些学究们。 教授们深信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哥廷根老市政厅墙上刻的那句古语 - 哥廷根之外没有生活。 哦,这句话,哥廷根的教授比学生更把它当成一回事呢。”
--布洛诺斯基(Jacob Bronowski)
哥廷根是世界闻名的科学,文化之城。 以克莱因,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为首的数学家形成“哥廷根学派”影响了20世界初的科学,并产生重大影响。我很早就对哥廷根和哥廷根学派充满向往,借着去哥廷根参加workshop的机会,圆了我一个久违的哥廷根朝圣之旅。
一,哥廷根印象
从汉诺威到哥廷根途中的景色很美,薄薄的晨雾笼罩在金色的树林,期间夹杂着红色的乡间别墅和油绿的草地,一路的疲惫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景驱散了。 在参加完一天的学习之后,我们去逛了哥廷根城。从哥廷根的市中心出发,我们沿着脑海中的历史映像,去拜访前人在哥廷根留下的记忆。
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牧鹅女雕塑。这是个很美的传说,也是一个公主被变成女仆牧鹅,之后遇到王子,并重新成为公主,嫁给王子的故事。据说,每年哥廷根大学的博士毕业生都要围着牧鹅女的雕塑走三圈,然后爬上去亲吻牧鹅女。因此,牧鹅女成为世界上被亲吻次数最多的“人”。
牧鹅女雕塑旁边是老市政厅,现在是旅游信息咨询处。就是这里铭刻着
二,哥廷根外无生活,即使有,那也不是哥廷根式的
高斯很喜欢完美,著述不多,也不喜欢带学生。所以,高斯死后一直到极具领导才华的克莱因到来前,哥廷根数学一直不振。虽然期间出了黎曼这样大牛,可惜黎曼的内心不够强悍,在开创了黎曼几何后,在同行的一片批评声中,在自己王朝到来之前便英年早逝。
克莱因的到来给哥廷根的科学带来了第二春天, 在克莱因的号召下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等一批学者聚集哥廷根,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和完备量子物理的数学基础上做了许多杰出工作。在希尔伯特主持的seminar中,走出了马克思波恩,外尔,科朗等一大批人。在于希尔伯特的爬山散步中,在希尔伯特每周六的舞会中,他们享受科研的乐趣。哥廷根学派的创新花火激发着一个个求知的学生,并成就好几代学人。以数学见长,物理为辅的群体,先后出了2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种殊誉只有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可以与之媲美。 这个大群体还出了一位物理平平,数学平平,可却在战后如火如荼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就是马克思×德布尔吕克,1969年的诺奖获得者。在1900-1933的这个黄金时间中,他们中的外尔也不禁感叹“哥廷根外无生活”,许多人聚集哥廷根,使得小城一下子变得一房难求。
可惜,好景不长,纳粹当权迫使许多具有犹太血统的学者离开德国,科朗在与纳粹纠结了三年后去美国,在纽约大学克服各种困难建立了波恩大学数学研究所(现在的科朗数学科学研究所); 外尔由于妻子是有一半犹太人血统而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继续在那里和曾经的德国人们共建心中的那个“哥廷根”; 马克思~波恩远避苏格兰,在爱丁堡大学建立自己的领地,战后搬回哥廷根住。虽然他们个人在异国异地也同样成功,可是个体成功并不能弥补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共同忧伤--就是“哥廷根外无生活”的下半句“即使有,那也不是哥廷根式的”。
战后,随着美国的数学从二流一下冒到超一流,而哥廷根从超一流变成了一流。 虽然哥廷根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基础研究中之一,但已不是以前的那个唯一了。面对如此真实的场景,实话都有点多余,那就上几张欣赏吧。
牧鹅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31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