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前沿:科技评价方法基本理论研究——多属性评价面面观

已有 4837 次阅读 2011-10-14 21:11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言, 科技评价

前 言

本书是近年来作者在科学计量领域对多属性评价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的系统总结。在2007年~2010年期间,共完成研究论文57篇。从发表情况看,已经发表40篇,录用11篇,尚有6篇在审稿中;从检索情况看,SSCI论文2篇,EI论文6篇,CSSCI论文41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从发表载体看,国外期刊2篇,国外会议论文6篇,国内主要期刊论文有:《科研管理》3篇,《情报学报》3篇,《科学学研究》2篇,《统计研究》2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本书选取其中40篇论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在科技评价中,人们已认识到主观评价带来的问题,但极少关注到客观评价技术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在评价理论和方法上,指标选取技术还不成熟,一些基本数据处理技术也存在不少问题,较少有多属性评价方法与组合评价方法的创新,这势必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本书并不是一本科技评价任务驱动的著作,而是一本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著作,也就是说,在您进行相关评价时,参考本书一定有些许收获和启迪。本书除了第一章和第八章外,所有小节均可单独成文,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不过由于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相同和相似,对每小节引言和方法部分进行了必要的整理。

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国家对科技评价工作十分重视,科技部联合五部委,以国科发基字[2003]142号文的名义发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认为“科学技术评价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增加科学技术评价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要优化评价程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评价实效。”、“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制度,制定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完善各类评价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对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管理。”

科技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评价的要素包括评价对象、指标选取、评价方法、结果分析等诸多方面。从评价对象上说,科技评价主要有项目评价、机构评价、期刊评价、科技人员评价、科技政策评价等。从评价指标来说,牵涉到指标的内涵、指标的筛选、指标的数量、指标间的相关等诸多问题。从评价方法来说,大致上包括单指标评价、单复合指标评价、多属性评价三大类,对于多属性评价,迄今为止已经产生了几十种评价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灰色关联、DEA效率分析、ELECTRETOPSIS、概率权、证据理论……每种方法原理不同、各有所长,其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如何进行方法的优化?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如何进行组合评价?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单单是科技评价自身的问题,而且牵涉到统计学本身的方法论问题。

   本书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期刊评价数据、中国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英国泰晤士报大学排名数据等为基础,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由于侧重方法创新,因此所用数据也相对分散。全书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引言。提出问题,主要文献综述,交代了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特色和创新之处等等。

第二章: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类。基于回归分析计算非线性评价方法的权重,看其系数是否为正,从而进行指标的选取。对于一些具有投入产出特点的评价,提出了基于DEA效率分析的指标筛选方法。并且从学术期刊评价中作者、读者、编辑、期刊社、评价机构等复杂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指标选取的选择与建议。对于指标分类方法,将常见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指标分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一定环境下,主成分分析更为有效。提出了一个衡量学术期刊均衡发展的新指标——和谐指数。并且提出从规模、质量、均衡角度进行评价的一个新的综合指标。

第三章:科技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处理技术。首先提出数据标准化方法选择的三大原则,即同一指标内部数据相对差距不变原则;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差距不确定原则;标准化后极大值相等原则,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反向指标的标准化通用公式。然后提出了两种新的降低指标间数据相关关系的方法:相关系数调整法和综合回归调整法。并且比较了标准分和原始分对科技评价的影响,对标准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权重赋值、效用函数、灵敏度与结果分析。重点进行了科技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的权重比较、不同客观赋权法的权重比较、非线性评价的权重动态变化特点、专家赋权的权重优化方法等研究。研究了线性评价中不同效用函数合成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权重灵敏度分析、评价结果的实际差距、评价者与评价专家互动等问题。最后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对科技评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评价方法创新。首次采用结构方程和面板数据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提出了三种新的评价方法: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指标难度系数赋权法、扩展幂次的TOPSIS评价。

第六章:科技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组合。提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筛选方法:基于回归分析的评价方法筛选与基于DEA效率分析的评价方法筛选方法。提出了两个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新指标:首尾一致率和区分度。研究了评价结果标准化方法对组合评价的影响。并提出三种新的组合评价方法:共线性排序选择模型、基于极值法的组合评价、基于结果一致度的组合评价。

第七章:专题研究。重点研究科技评价中指标体系评价与同行评议的组合运用问题,对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对特征因子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以及对评价方法的可比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基于成长曲线对学科发展差距的本质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研究展望与思考。构建了科技评价的方法体系,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在构建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定量研究方法为基础,全方位对科技评价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创新,其研究成果不仅仅对科技评价方法本身有所贡献,而且也丰富了多属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由于科技评价的复杂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疏漏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俞立平

                                                          2011.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496853.html

上一篇:序:科技评价方法基本理论研究——多属性评价面面观
下一篇:内容摘要:科技评价理论基本问题研究——多属性评价面面观
收藏 IP: 115.220.195.*| 热度|

7 陈安 许培扬 陈小润 刘立 曹聪 李宁 syo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