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地壳的属性5—以华北地壳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为例

已有 4093 次阅读 2011-10-1 16: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center, 地壳, 华北, 物探, 属性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壳的属性5—以华北地壳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为例

 

地 壳 的 属 性

5)以华北地壳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为例

 

Seisman

 

初步收集几项我国华北地区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对地壳的结构似乎可见一斑。

1)元氏—济南测线

1970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石油部646厂合作,在元氏—济南测线上采用连续剖面法,完成了本区第一条深地震测深剖面(图1)。这里的莫霍面深度3538km

由图1可见,在深度10km以内存在大量的近地表断裂,尤以5km内为甚。10km以下20km以上存在若干主干断裂。20km以下为若干条抵达莫霍面附近的超壳断裂,即所谓深大断裂,其中F1F10位于邢台7.2级地震的极震区内。

 

2)华北北部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

19751979年,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京津唐地区布置7条测线,19801981年增设2条测线(图2.0),共设测点105个。其成果图见图2.12.9

这一组成果图说明,研究区内下地壳的构造较为单一,所谓超壳断裂也是较为少见的。

 

3沧东断裂(天津段)特征

据赵苏民等(2007)介绍,沧东断裂是华北平原区一条走向北东规模较大的隐伏断裂,经历了中、新生代两个裂陷旋回。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1995年运用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技术得到沧东断裂北部(天津段)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剖面(3.2)。研究认为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地壳分上中下三层。值得注意的是,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中、下地壳速度结构横向连续,但上地壳速度结构以沧东断裂为界明显不同。所以,沧东断裂深部构造在剖面上表现为上陡、下缓的铲状断面以极缓的倾角延伸至10 km深处,是一条发育于上地壳,断深在上地壳底部、中地壳上部,倾向在水平上延伸数十公里至蓟运河断裂附近的大型拆离断裂。

 

本文1)、2)的图件及文字描述引自《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承蒙该书主编之一毛桐恩教授和责任编辑姚家媹教授赠得此书,谨此致谢。

2011.10.1 初稿)

 

参考文献

    1. 国家地震局《深部物探成果》编写组.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 地震出版社,1986

    2. 赵苏民、高宝珠、黎雪梅,等. 沧东断裂(天津段)特征及导水导热性质分析.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7.网页 http://www.hwcc.com.cn


 

元氏—济南剖面地壳上地幔构造界面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2558-492391.html

上一篇:地壳的属性4—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的解释
下一篇:地震地热说原理与应用——展板
收藏 IP: 123.68.65.*| 热度|

3 陈小润 许浚远 陈儒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