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isman

博文

地壳的属性4—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的解释

已有 3728 次阅读 2011-9-25 20: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gps, 全球, 解释, 年度, 成果图

地震地热说原理:地壳的属性4—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的解释

 

地 壳 的 属 性

4)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的解释

 

Seisman

 

作者手头只有1999200120104张全球GPS的年度成果图(图1~图4),全部奉献给大家。

4张图取自http://sideshow.jpl.nasa.gov/ 网页,似乎一年一张,过时需专门索取。

4张图大同小异,最大的共同点是半球性位移,或者是变形,即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界,东半球呈顺时针旋转,西半球呈逆时针旋转。总体呈流变的性质。

不言而喻,GPS观测站均位于地表。那么这些观测结果自然是反映地表或近地表的行为。为了解释,自然也应该从地表或近地表去寻找答案。

作者从digimuse.nmns.edu.tw网页找到一张带有大洋中脊的底图(图5,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将立即删除)。对比这5张图发现,1~图4的地表位移似乎是由于大洋中脊的继承性运动造成的。

5中红色空心箭头表示大洋中脊转换断层的运动方向,蓝色空心箭头表示地表位移的优势方向。蓝色箭头显示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旋钮运动。

在“地壳的属性3可以看到,大洋中脊的地震震源深度最多为15km,那么大洋中脊平推断层的切割深度大致也是这个数量级。红色箭头是沿着大洋中脊既有的构造形态画的,表示一种继承性运动的方向。因此,红色箭头所显示的运动也是一种近地表的运动。

近地表的运动必然受到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极移或点头运动的影响。红色箭头方向有向左、向右和向上3种。向左、向右的箭头应该分别是地球自转加速和减速时的平推,向上的箭头或许直接与极移或点头运动有关。

地球自转速度、极移或点头运动的变化是一种类周期性的变化,每一天有一个类似的正弦波,每一年也有一个类似的正弦波。因此,在一天中或者一年中,向左、向右是交替进行的。所谓年度成果图,自然就是年度地表运动的累积结果。

为什么有的地方向左而有的地方却向右,原因在“继承性”3个字上。即,向左突出的地方仍向左,向右突出的地方仍向右,向上突出的地方仍向上,因为大洋中脊的展布形态是地质史的产物。

因此,GPS的年度成果图反映的是近地表地壳物质的一种流变,其解释可以从近地表的构造运动找到答案。

太平洋的测点很稀少,其流变方式尚不敢武断。如果真如1~图4所显示的方向,则马里亚纳海沟和日本海沟可能起了某种特殊的作用。

 

本文所采用的GPS资料取自http://sideshow.jpl.nasa.gov/ 网页的年度结果图,谨此致谢。

2011.9.25 初稿)

 

 

1  1999.8的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

 

 

2  2000.8的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

 

 

3  2001.8的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

 

 

4  2010的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图

 

 

全球GPS资料年度成果的解释

(据digimuse.nmns.edu.tw的底图改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2558-490352.html

上一篇:地壳的属性3—全球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
下一篇:地壳的属性5—以华北地壳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为例
收藏 IP: 123.68.148.*| 热度|

4 许浚远 孙强 欧阳承新 bauer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