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kai7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kai719 适之的朋友

博文

《周易》读书笔记2----------三个问题

已有 3537 次阅读 2011-9-20 00: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书笔记, 周易

读到了《周易》,首先破除迷信思想,二要批判的读,三要思考,分析。
但是,最近,遇到的问题就是下面几个:
    一,用六个硬币,(因为卦的本质就是六个的笔画的阴阳,正反)就可以开一个卦,学过《概率》的人都能知道,你甩的最多,你得到的概率越趋于大数定律,你只甩出来的一个数,偶然性非常强,如果按照概率的思维是你应该多甩几次,依据大数定律,你越多,你的卦象就越一致,你的事情就越固定,所以,卦就应该越多越好,越精确,可是,我们的算卦是每天一卦,虽然按照哲学中的”偶然性含有必然性”,不明白,很是矛盾;
    二,根据上面的思考,如何解释卦象对应的人事的关系,可以预测到远方的家人,或者以后的事情,有人说远方的事情是电磁反应,《场论》,表面一看不理解,那根那?人和数字,时间后的事情,尽管,时间和空间可以等向的认为是四维基,但是那个是在光速极大的条件下的事情,而在我们越到的世界,按照物理中的狭义相对论,只有光速条件下,时间减慢,我们应该可以看见过去,但是现在你在地球上都是常规条件,应该不满足条件,不理解;
    三,过去人为什么,能提炼出这样的辩证,运动,矛盾思维,在中国没有科学的基因,屡次这个被别人说成这个是中国的传统的哲学的死穴,可是在中国远古(信史记载,没有科学思维)为什么能孕育这样的可以看见的逻辑思维,从基元推向世界的问题;《周易》本来就是从一二,从正反,推到时间万物变化,这个跟罗素时期的事情哲学数学逻辑化一样,这个按照文明的进展不一致,不理解;
    读读书,不仅《周易》而且物理,数学,化学,哲学,读书,不如无书,不仅是不要死读,还要实验,还有把书看为世界。。。。
    题外话,我是做催化的,催化科学的思维是实验科学,其中的配方是催化的核心,虽然在现代科技角度上(07年诺贝将得住就是做催化表面研究的),还是无法确定其中的组分比例,其中的工艺,还是亦步亦趋,其中本身的复杂度可能是巨大的,可是按照我读到的一份科学史将黄金分割法的比例用在了科学上,就是华罗庚,记得不清了,就是他是按照这个规律,选择配方的,结果很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9728-488225.html

上一篇:《周易》读书笔记1--------------写在前面的话
下一篇:《周易》读书笔记4---------不知道不要说不好
收藏 IP: 202.113.13.*| 热度|

3 施泽明 guoshuangping Runchiq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