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背影的普世象征 精选

已有 6711 次阅读 2008-11-26 12:11 |个人分类:世事杂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片来源:http://www.ibdeditorials.com/cartoons.aspx

2008驴象之争,时乖运蹙,72岁的麦凯恩没有创造历史,留给了世人一个正在远去的背影。

中国人最熟悉的,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下面一段白描,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浓一笔:“……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朱自清的《背影》,让每一个中国人真切体会到了一个积弱积贫时代逆来顺受之不易,任你“……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朱自清晶莹泪光中再现的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也就幻化成了一个苦难深重民族留给后人的背影,因而也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背影的普世象征,是失败,是颓唐,也是伤感,但却未必成王败寇,中国的小老百姓咱就不说了,美国大人物的失败,留下的背影不少,却有时能够唤起某种山呼海啸般的激情,可谓“兴亡百姓苦,胜败皆英雄”。

1994年五月底,结束了在新奥尔良参与的学术活动,徐俞同学用他那几百元购得的韩国二手车将我和潘老接到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盘桓了数日,接着便搭灰狗大巴再顺道探访正在佐治亚大学读MBA的老同学李文权。参观过亚特兰大市区的“名胜古迹”,嫂夫人建议说,本市郊外有一个著名的石头山公园(整个公园就是一个巨大的石山),那儿最近开发了一个新的节目,将山的一面平刻成石壁宽银幕,每周末晚放映激光电影,值得一观。

看来激光电影当时在美国也还新鲜,我们去的那个周末,石山对面山谷里到处都是准备观影的本市男女,许多人早早就将毛毯铺就,一家人吃喝嘻闹,就等着激光射将出来。夜幕降临,电影如期开张,自然是逗小朋友的卡通故事先登场,随着夜渐深沉,电影的主题也开始“宏大”起来,最后放映的是美国内战故事,当全剧终了时,“失败”的李将军与他的两位战友骑着高头大马,背对观众,慢慢消失于天地之间,这时背景音乐大作,主题歌响起,当唱响“Atlanta”时,观众们开始骚动,哼声四起,再唱到“Georgia”时,部分青年已起身同和,最后一句“America!”,美国人全体起立,整个峡谷同声欢呼。作为一个此刻的外国人,我不能不被深深地触动。叛将李氏与他的同伴“伟岸不屈”的背影与今日大一统的伟大美国,竟是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真是不可思议。

美国人不会忘记格兰特给谢尔曼将军下达的那条 “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命令。不计后果的摧毁。不但消灭敌人军队,还要摧毁其一切。亚特兰大变成了人间地狱。内战英雄谢尔曼将军是如此地直言不讳:我就是要让整个佐治亚州都鬼哭狼嚎!我就是要让整个佐治亚变成地狱!我就是要让所有佐治亚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穷人和富人,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痛苦!我的军团将毁灭佐治亚州而后快!”“如果人们觉得我残酷和残忍的话,我就会告诉他们,战争就是战争,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博得人们的好感!战争就是地狱!如果你们想停止这一切,想要和平的话,你们和你们的亲人就应该放下武器停止这场战争!”(引自百度百科 谢尔曼,下面引言出处同)。

1864年秋,被任命为西部方面军最高司令官的谢尔曼少将,率领10万联邦军和254门火炮,击败南军,攻入佐治亚州,并于91进占了没有作任何抵抗的南方重镇亚特兰大市。

谢尔曼在占领后对当地居民下达了公告,要求所有民兵放下武器,所有市民离开市区。之后,就命令北军离开前纵火烧毁整个城市。成千上万名老人和妇女为阻止联邦军火烧亚特兰大,坚决拒绝离开,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他们还在城市里,联邦军为了顾及他们的性命,就不敢放火。当联邦军官兵准备纵火时,老人和妇女们跪在地上,抱住联邦军士兵的大腿,放声大哭,声嘶力竭哀求士兵们看在上帝的份上,饶恕他们的城市和家园……但士兵们一脚踢开他们,同时在城市的各条街道纵火。“……翻腾的烈火窜起一百多米高,把整个天空烧得如同白昼,在距离亚特兰大20英里之外都能看到被烈火烧红的天空。白天,从整个城市翻滚而上的巨大浓烟遮天蔽日,使得亚特兰大周围200平方英里内如同黑夜……城外,无数惊恐绝望的亚特兰大居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城市、家园和亲人被烈火无情地吞噬,撕心裂肺,顿足捶胸,哭声震天动地……亚特兰大的神甫们默默地站在熊熊燃烧的城市前面,绝望地对着火红的天空,不停地划十字和祷告,为自己的城市和葬身火海的冤魂送行。”

曾经是南方最繁荣最美丽的城市亚特拉大在这次浩劫中化为废墟。谢氏还有一句名言:“我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

我又想到公元979年晋阳城的大火。

为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一洗兄长两度失利之耻,宋太宗率大军北征,北汉主刘继元困守孤城,在外无援兵、内部厌战的情况下,于五月初五被迫投降,北宋统一战争至此结束。

参商不两立,赵光义下令驱离十万晋阳百姓,火烧晋阳。赵光义还不放心,又于次年即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堕其故城”。既火烧,又水灌,晋阳城就被彻底毁灭了。

晋阳城虽然被毁灭了,但太原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没有改变,宋辽高梁河战役不久,北宋名将潘美被任命为主将,肩负起了抵御契丹的职责,而刚刚归宋的杨业,因为老于边事而被任命为潘美的副将。《杨家将》的故事,也才有了演绎的基础。

失败了的北汉大将杨业及其家人,却成了大宋赫赫有名的的中流砥柱。也许是美国的历史太短,还没来得及演绎出类似杨家将的故事就进入了现代社会,格兰特与谢尔曼也注定比潘美将军幸运得多。历史真是吊诡得很!杨业从北汉离去的背影终究因为他转投了新朝而成了“正果”,仍是英雄!但这拔高了的英雄的背后,是不是有“晋阳大火”留下的阴霾让后来的“叙事者”挥之不去呢?

背影的普世象征,真是永远说不清也道不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8-48425.html

上一篇:1909:千年科举那临去的秋波
下一篇:傅斯年之死
收藏 IP: .*| 热度|

1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