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写在唐山地震博物馆开馆之日

已有 2973 次阅读 2011-8-2 10:4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博物馆, 唐山地震

今天早晨在车上听广播,得知唐山地震博物馆已经开馆了,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科普展厅分为地震科学、地震活动观测、地震灾害防御、地震紧急救援、地震活动体验、人类美好梦想等7个部分,主要展示地震科普知识、国内观测预报地震的高科技手段,又建有地震体验环幕影厅、4D影院、逃生演练培训教室等,利用声、光、电等各种形式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展厅主体装饰工程已基本竣工。

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终于有了体现地震的科普场馆,广大公众也可以亲临场馆参观,体验地震,习得应急避险知识,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生命财产。人们都说,多难兴邦,但是我宁愿没有灾难。天灾人祸让我们的民众再也经不起这么大的折腾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在一步步地遭受着震荡。失去家园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精神支柱。忧的是这个场馆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人们用已经封存在记忆中的人们的生命构筑起来的,它是血的代价。如果让我在没有场馆和没有地震之间做出选择,我会坚决地选择后者,相信各位也是这样的心态和想法。

如今偌大的场馆开馆了,惟愿它的作用可以发挥到极致,把更多的公众纳入其中,向尽可能多的公众传播地震科普知识,尤其是要让公众科学地看待地震,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科学地避险,挽救自己的生命。而要让这个场馆实现普惠,首先一个问题就应该是场馆的门票问题了,既然它是用纳税人的钱修建起来的,为什么不能对所有的纳税人免费开放呢?我们用纳税人的钱建设了坚固的钢筋混凝土,为什么不继续用纳税人的钱对它进行日常的维护呢?把钱用在刀刃上,我想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这个场馆就是一个刀刃吧。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科普人才的培养了,具备丰富科学知识的人员更能胜任在科普场馆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不是一两个人的工作,也不是一两个科学家的工作,更不是一两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全体人民的工作。我们不仅需要攻克科学难题的科学家,需要科学传播管理人才,更需要在基层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科普人才。他们才是我们科学传播工作的基石和起点。

科普场馆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希望其社会效益也越来越获得明显的提升。我们的世界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坚持怀疑探索的科学精神去发掘,去寻求新的突破,而在培养科学精神的问题上,我想我们的科普场馆可以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470962.html

上一篇:让新媒体助力科学传播
下一篇:转一个09年发表在新浪博客的博文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1 刘晓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