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再读纪伯伦的《先知》一诗,原诗说到:
《The Prophet》
Love giv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love is sufficinet unto love.
When you loave you should not say,
"God is in my heart," but rather,
"I am in the heart of God."
这是第一次看到英文版本,对比此前看到的两个译本(译者分别为蔡伟良和林志豪),详细对比了两位译者都翻译过的作品,就发现了翻译问题,部分地方理解原文不准确,部分地方翻译为中文别扭,更别说语言上的美感。对于诗歌文字颇挑剔的我,看到这样的译本,居然由此怀疑原著诗人的文字功底,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和乐趣,本不应该。但要让我从蹩脚的翻译中去费劲寻找诗人的思想闪光,如果不是诗人的作品确实不能让文字掩盖光辉,那就很难。
唯一让我乐滋滋阅读所有译本的诗人,大概也只有泰戈尔了。翻译者的文学功底使得他们的再创作也不乏熠熠生辉处——那都是阅读的乐趣所在,即便不准确。
总之,阅读原著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
回到纪伯伦的诗,貌似简单,却不容易翻译出彩。于是,我老老实实按个人理解翻译如下,也是对爱的主题进行一个阐述:
爱,只付出爱,也只收获爱;
爱,既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满足着爱。
付出爱的你啊,
不要说“爱在我的心中”,
而应说“我在爱的心中”。
上面译文里将上帝翻译为爱,在我看来二者等价。此前写过一篇博文,在文后部分推荐《阿米——星星的孩子》一书,它对我下此结论有重要影响。对中国读者而言,对不信仰上帝的读者而言,上帝和爱似乎没有关系。因此,为了诗歌自身的语义连贯性,也确实因为LOVE和GOD在宗教或哲学意义上的有趣关联,这样翻译不会扭曲原诗的意图,反而有助于强化对爱的理解。
从诗歌看来,爱就是一切了,自给自足,充盈着天地,充盈着爱自身。爱付出和收获的都是自身,从爱出发走向终点还是爱,从爱到爱的历程足以满足所有人。
爱不是可以占有和被占有的有形物和私有物,爱在所有人中,也在所有人之外。以为爱可以拥有的人,还不如好好领会是爱在拥有着你,满足着你。
在爱的天地里,你是小小的,你无法把爱强行塞入自己的心或他人的心。于是,我们都只能分享着爱,共有着爱。爱是彻底自由的,你非但不能禁锢爱,而你要获得爱也只能身在爱中并付出爱。
就这样简单的诗,却蕴含人生深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爱自己的所爱,知道爱不能占有,知道要给予爱自由和尊重,还会有那么多人生悲剧吗?
必须拷问的是,那些以“爱”的名义所施行的屠杀和伤害,是不是真的是“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