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地震时空探秘20110603

已有 3024 次阅读 2011-6-3 11:13 |个人分类:地震探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扩展阅读
 

 

再次关注中-吉边境地震区

昨天给中国地震局某下属单位某位熟人发了一个短信,提醒他在中-吉边境地震区的Benioff应变监测值已到达了临界状态,注意短期内强震发生的可能性。希望有关部门引起注意,加强该地区的异常监测,并提前采取必要的抗震减灾措施。

下述预测分析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向社会发布,违者必究。

 

 

-吉边境地震区强震四要素预测结果(2011-06-02

 

震级(Ms  纬度( °  经度( °  震源深度(km)             发震时间 

 

7.8                  39                75                  7~18              2011年(6-10月)

 

备注:

1、计算依据见我们已发表的文章

2、震中地区所在城市:喀什附近(阿克陶县-乌恰县)

3、最可能的发震时间:20116-20118

4、希望结合这些地区的宏观异常监测,逐步缩小预测时间范围。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希望能做出临震预报:

当宏观异常很明显时;

当在中-吉边境地震区再发生一个Ms4.6级左右的事件时。

 
 

 

在我们已发表的博文中,已表达了对新疆各地震区的密切关注。

根据我们的预测分析,中吉边境地震区已到达了临界状态,且预测的强震震级为7.8级,并会发生在新疆喀什附近。该震一旦发生引起的灾难不言而喻。这几天来(2011/5/23-2011/5/27)在该地震区又发生了4.2/3.0/3.4级的地震3次,这可能是大震前的前震小震群活跃性标志,是不是又再重演像海城地震一样的“小震闹、大震到”地震活动性异常现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建议:注意该地震区未来3个月内,尤其是近1个月内的临震宏观异常前兆观测,若其异常明显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做出临震预报。

上述分析依据见我们已发表的有关强震预测文章。

 

上述预测分析仅供地震预测学术研究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个人和任何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向社会发布,违者必究。

 

~~~~~~~~~~~~~~~~~~~~~~~~~~~~~~~~~~~~~~~~~~~~~~~~

 

 

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日本大地震5级以上余震逾500次创历史记录:关注太阳潮调整期

已有 135 次阅读 2011-6-3 04:1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日本大地震 潮汐组合 太阳潮

日本大地震5级以上余震逾500次创历史记录
2011年06月02日12:05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气象厅测定数据显示,截至2日上午8点东日本大地震里氏5级以上余震已达500次,而这距离3月11日地震发生尚不到3个月。被认为诱发而生的内陆型地震并不包括在上述数据之中。
此前日本国内地震中余震最多的是1994年北海道以东近海地震(里氏8.2级)发生后80天内126次余震,此次可谓大幅刷新了记录,更是连创观测史上的新高。
    据日本气象厅透露,里氏6级以上和7级以上余震共81次和5次。仅3月11日地震发生当天就发生里氏5级以上余震158次,5月起平均每天发生0至4次。
    震度(日本标准)1以上(有感地震)的余震也大致呈减少趋势,但5月以来连续多日每天余震超过10次,5月25日甚至在福岛县测得震度5弱的余震。
    日本气象厅称,“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型余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今后仍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余震。即便小于里氏7级,若沿岸和陆地发生余震,其最大可能
http://news.qq.com/a/20110602/000745.htm
2011年6月潮汐组合:日本余震进入太阳潮调整期 
2011-5-6 05:37 
2011年6月潮汐组合:日本余震进入太阳潮调整期
               杨学祥
 
    2011年6-7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6月是第一个弱潮汐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地球转速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容易激发突发事件。
    潮汐组合A:2011年6月2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39111度,两者强叠加,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北回归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加快,潮汐南北震荡最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B:2011年6月9日为上弦,日月小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5度,1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C:6月16日为日月大潮,1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39570度, 两者强叠加,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6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02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E:6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39683度,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靠近,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和地球自转加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3月21日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6月22日夏至,太阳在北回归线,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日本9级地震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6月进入余震太阳潮调整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级地震海啸,在3个月后,2005年3月29日发生8.5级余震。天文背景是:12月22日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3月21日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见附件)。

 

~~~~~~~~~~~~~~~~~~~~~~~~~~~~~~~~~~~~~~~~~~~~~~~~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6.3)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6 月 3 日 9 时 5 分 4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7.294 度,东经 143.912 度)发生 6.3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9 时 40 分 43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5.24)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5 月 24 日 12 时 40 分 55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9.808 度,东经 143.25 度)发生 5.9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3 时 13 分 55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1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5.22)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5 月 22 日 7 时 6 分 27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5.592 度,东经 140.728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7 时 29 分 22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23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5.15)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5 月 14 日 8 时 35 分 53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7.383 度,东经 141.405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9 时 1 分 30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3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5.10)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5 月 10 日 5 时 15 分 37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7.761 度,东经 143.538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5 时 50 分 6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1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5.6)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5 月 5 日 23 时 58 分 21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8.173 度,东经 144.04 度)发生 6.1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0 时 34 分 31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 ... 2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9)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28 日 18 时 27 分 49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7.492 度,东经 141.652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8 时 54 分 25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 ... 1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4)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23 日 19 时 12 分 49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6.164 度,东经 142.892 度)发生 6.0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9 时 44 分 23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 1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2)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21 日 22 时 37 分 4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5.617 度,东经 140.452 度)发生 6.1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22 时 58 分 ... 1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1)2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21 日 10 时 54 分 41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40.306 度,东经 143.629 度)发生 6.0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1 时 29 分 12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 ... 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1)1 2011-4-21 14:58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1)1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21 日 9 时 39 分 5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40.498 度,东经 143.479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0 时 13 分 0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1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17)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16 日 11 时 19 分 29 秒,日本本州岛东部(北纬 36.396 度,东经 139.684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1 时 38 分 13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1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14)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14 日 4 时 57 分 24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9.587 度,东经 143.357 度)发生 6.1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5 时 30 分 50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 19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13)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13 日 4 时 37 分 49 秒,日本本州岛东部(北纬 39.43 度,东经 141.82 度)发生 5.8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5 时 5 分 6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预测检验汇总表 ... 3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12)2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12 日 14 时 7 分 42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7 度,东经 140.7 度)发生 6.0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4 时 30 分 30 秒。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1:40 )内。 ... 178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12)
日本当地时间 2011 年 4 月 12 日 8 时 8 分 16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5.406 度,东经 140.542 度)发生 6.2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8 时 30 分 26 秒。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的预测时段(橙色弧段: 10:20 ... 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11) 热度 1 2011-4-11 18:07 日本大地震 M ≥ 5.8 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 2011.4.11 )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4 月 11 日 8 时 16 分 13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7.007 度,东经 140.477 度)发生 6.6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17 时 38 分 7 秒,图 1 红色圆点和表针所示。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 ... 2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8)
日本大地震 M ≥ 5.8 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 2011.4.8 )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4 月 7 日 14 时 32 分 42 秒,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北纬 38.253 度,东经 141.64 度)发生 7.1 级余震,震中地方时为 23 时 59 分 15 秒,图 1 红色圆点和表针所示。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 ... 1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4.2) 热度 1 2011-4-2 09:29 日本大地震 M ≥ 5.8 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 2011.4.2 )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4 月 1 日 11 时 57 分 54 秒 (即北京时间: 2011 年 4 月 1 日 19 时 57 分 54 秒) 日本又发生一个 5.9 级强余震,其纬度 39.353 ,经度 141.982 ,地方时 21 时 25 分 50 秒 。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 ... 2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3.31) 2011-3-31 17:32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3 月 31 日 7 时 15 分 30 秒 (即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31 日 15 时 15 分 30 秒) 日本又发生一个 6.2 级强余震,其纬度 38.954 ,经度 142.017 ,地方时 16 时 43 分 34 秒 。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中预测的时段内(地方时 10 时 20 分—— 1 时 40 分) ... 1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3.30)

热度 2 2011-3-30 14:52 日本大地震 M ≥ 5.8 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 2011.3.30 )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3 月 29 日 10 时 54 分 33 秒 (即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29 日 18 时 54 分 33 秒) 日本发生一个 6.1 级强余震,其纬度 37.417 ,经度 142.269 ,地方时 20 时 23 分 38 秒 。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3 ... 2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3.28) 热度 2 2011-3-28 11:08 日本大地震 M ≥ 5.8 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 2011.3.28 )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3 月 27 日 22 时 23 分 59 秒 (即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28 日 6 时 23 分 59 秒) 日本又发生一个 6.1 级强余震,其纬度 38.402 ,经度 142.102 ,地方时 7 时 52 分 23 秒 。未落入到我们在首篇博文“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 ... 29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2011年3月26日) 热度 1 2011-3-26 10:57 日本大地震 M ≥ 5.8 强余震预测检验结果 格林威治时间 2011 年 3 月 25 日 11 时 36 分 25 秒 ( 即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25 日 19 时 36 分 25 秒 ) 日本又发生一个 6.4 级强余震,其纬度 38.763 ,经度 141.942 ,地方时 ... 249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M≥5.8 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
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 1. 预测基础 研究发现:大地震发生几天后,某震级以上的强余震呈现出显著的地方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汶川、智利强余震地方时结构 汶川地震发生 5 天后, M ≥ 5.0 强余震大多( 35/36 )发 ... 390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大地震的强余震预测及其检验

1.      预测基础

研究发现:大地震发生几天后,某震级以上的强余震呈现出显著的地方时结构,如下图所示。

1 汶川、智利强余震地方时结构

汶川地震发生5天后,M5.0强余震大多(35/36)发生在22:56-6:0810:56-18:06之间,其随机概率为0.000000248;智利地震发生12天后,M5.5强余震全部(30/30)发生在0:48-6:489:36-22:00之间,其随机概率为0.000265根据实际推断原理,概率如此小的事件实际上几乎是不发生的,但它们竟然发生了,那么在地震与地方时所反映的内容之间一定有其非随机即确定性的统一成因机制的控制,可以在强余震预测中应用。

2.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发生的地方时结构

2  日本大地震地方时结构性指标

上图显示,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第3天至第5M5.8强余震呈现显著的地方时结构,红色圆点所示,其地方时结构如图3所示:11个地震全部发生在地方时10:20—1:40时段内,其随机发生的概率为0.00724。我们认为,这种结构不是随机发生的,具有预测意义。

3  日本大地震强余震地方时结构(313日——317日)

3.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的检验性预测

4  日本大地震强余震地方时结构(313日——324日)

3月18日至3月24日期间,共再发生10个M≥5.8余震(其中3月19日2个,3月20日1个,3月22日6个,3月24日1个),绿色点表示,均在预测时段(黄色阴影区)内,其它时段无M≥5.8级余震,其随机发生的概率仅为0.000082。

4.      对将发生的M5.8强余震的预测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图4的结构仍将维持,M5.8强余震仍将发生在地方时10:20—1:40时段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余震具有衰减和丛集特征,M5.8余震不可能每天都发生,但只要发生,应该在预测时段内

5.      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欢迎广大网友检验我们做出的预测,检验的方法是: 登陆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中心网页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recenteqsww/Quakes/quakes_all.php 检索出日本最新发生的M5.8级余震,计算其发生的地方时,看是否落入到我们预测的地方时时段内。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

 

地方时=时+分/60+秒/3600+经度/15

 

除了地方时结构外,强余震发生还存在太阳自转、朔望月、回归年结构,由于地震发生时间短,这些结构尚未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将这些结构综合应用到预测中去。

 

 附 日本大地震M5.8强余震目录 Japan_M58.xls

 

 

                                           赵树贤 吴平静 马莉 张永庆

                                             2011325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举报[2]zdlh  2011-4-12 19:35 地方时=时+分/60+秒/3600+经度/15
--
学习了,感谢!
请教,如果是西经怎么计算?例如:

编号  震级 北京时间 当地时间  纬度   径度   深度 地点
------------(04月12日)-------------------------------------
2176 ■ 4.3 09:12:09 11 17:12  42.377 -126.499  9.4 OFF THE COAST OF OREGON
 
举报[1]montec007  2011-3-25 13:33
请问你们大概需要多少个余震数据才能确定这个时间区间?图一中汶川和智利地震的两个圈圈,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相信是两段,而不是在整个360度区间上均匀分布?如果做均匀分布的统计检验,显著性如何?
博主回复(2011-3-26 11:35)对地震问题思考并不单纯是数学问题,我们确定日本强余震的时间区间并不单是从数据量大小上判断,主要是基于对汶川和智利余震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在两年半内时间里,余震依然有稳定的地方时结构,而这个稳定的结构在确定了震级下限和起算时间后,在主震发生后的几天内就基本能划定因此,我们确定日本大地震强余震时间区间时经历了两步,首先根据图2中的余震地方时结构指标选择震级下限(5.8级)和起算时间(2天),震级档划分是个很重要的基础;然后根据图3,到3月18号,共发生14个余震,初步确定预报的时间区间
   大地震的某个震级以上的强余震表现出明显的日地月相对运动周期结构,也就是说其发生是由地球内部条件和地球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方时结构中是表现为一段或是两段结构是由地球内部条件决定的,如汶川、智利地震表现为两段,日本表现为一段。
   聚集的显著性是用均匀分布的随机概率来表达的,其预测能力是用R值表示,外推能力用泛化能力表示。
 
分享 开博感言 2011-3-25 09:56
地震是极其复杂的,
致使许多人在地震预测面前感到束手无策。
但地震终究是一种自然现象,
严格遵从因果关系,
只要我们能够从地震中学习地震,
全面深入地把握地震发生的规律,
“溯果求因” ,
解决地震发生的机制问题,
就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395-451201.html

上一篇:地震时空探秘20110602
下一篇:科网群英烩 蔚吉勇 很郁闷 —— 民科观点改头换面被剽窃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