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zhong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做科研是需要有点拼搏精神 精选

已有 14428 次阅读 2011-5-25 15:4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 论文, 毕业

     前几天,我写的博文“博士研究生三年发表12篇论文给我们的启发”,引起了博友比较热烈的讨论。有部分博友认为我在强调发表论文数量,在鼓励“灌水”“造文章”。其实我在那篇博文中的重点不是“三年12篇”,而在于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发!我不是刘同学的导师,因此我归纳的原因可能很肤浅,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我没有提及。但是,我从他身上看到的“勤奋”、“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的悟性”应该是对从事物理研究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具备这三点,你的科研道路就会平坦一些。
      相信科学网的朋友可能都接触过、看到过、至少是听说过,有这样一些极个别的研究生,平时不努力,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快毕业了没有任何工作成果,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怨地怨社会,怨导师不力怨评价体制不公。还有的人,看到了别人有好的成果,不是奋起直追赶超别人,而是拼命地贬低挖苦别人的工作来寻求自我安慰。这就像认为自己的身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容不得别人比自己高一样,滑稽可笑:发现有比自己高的--“你一定是穿了增高鞋!”;别人把鞋脱了还比他高--“嘿嘿,一定是把增高鞋垫穿在袜子里了!”;别人光脚站地上还比他高一截--“你一定是做了股骨增长手术,反正肯定不是天然的!”这种消极的心理,既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也损害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前天(5月23日),我参加了马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同样深受启发。先来看一下马同学博士研究生三年的工作成果(原谅我又是把文章数量拿出来说事儿,而不说他具体做了什么工作?解决了什么科学问题?有什么推动作用等等。太专业的东西不是本文的重点,您如果感兴趣,我可能把他发表的文章传给您)。马同学是从事实验研究的,主要研究磁性合金在相变点附近的物理效应。三年一共发表了5篇论文,分别发表在APL 1篇,JAC(合金化合物) 2篇,Chinese Phys. B 2篇,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发表的刊物档次比刘同学都要逊色一些,但是马同学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先简单介绍一下马同学的基本情况:他曾经做过12年的乡村中学教师。六年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他毅然辞职,考取郑州某学校硕士研究生,三年前考取南大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当时面试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他比同届的研究生大10几岁,成熟得略显“沧桑”。评委们都有些担心:他能按期毕业吗?
      三年来,他的行动时刻感动着我们:他非常勤奋非常刻苦。他经常说自己很后悔没有早一点从中学出来,他觉得最好的时光被耽误,所以他非常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样品制备是很耗费时间精力的,为了得到单相的合金,经常要高温处理一周以上的时间。与同年级的“80后”们相比,他的基础可能要弱一些,他就一边做实验,一边看文献,所以三年时间能取得这么多研究成果实属不易,这些文章的背后是艰辛、是汗水、是一种拼搏精神!
      还有一件事是不得不提的:从马同学6年前读硕士开始,他就把儿子一直带在身边,来南大读博士,他也把儿子带在身边自己照顾。南大博士生宿舍3个人一间,上下铺,下面住人,上面放行李。马同学就把放行李的上铺收拾出来让儿子住。我们问过他,读博士本来就很辛劳,压力很大,为什么还要把儿子带在身边?完全可以让妈妈照顾孩子呀。他认为要让孩子尽早融入城市,城市的教育、人文环境等方面与乡村有很大不同。他说虽然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但是只要每天能看到孩子,他就感到心里踏实。他的孩子已经在南京上初一了,自理能力非常强。每天早晨自己起床吃点面包、喝点牛奶,自己上学。孩子学习也很好,虽然是借读生,在全年级近200名学生中排名第八。整天和“叔叔”级的博士生生活在一起,父亲的勤奋刻苦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马同学说,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也会抱怨,同学们经常和父母一起出去玩,同龄的小朋友车接车送的,而他什么都是靠自己。妈妈在老家,爸爸整天在实验室忙活,虽然缺少了一点关爱,但是小家伙的自理能力却被锻炼出来了。
      值得欣慰的是,马同学已经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已经和江西某高校签约做教师,该学校答应解决马同学的爱人工作和孩子上学问题。不久,一家人可以团聚了!
      祝福马同学!知识改变命运,在马同学身上得到了验证。马同学的科研经历也告诉我们:做科研是需要有一点拼搏精神的!只有你努力,你一定会成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59-447853.html

上一篇:博士研究生三年发表12篇论文给我们的启发
下一篇:我的物理、我的大学(51)
收藏 IP: 202.119.32.*| 热度|

52 刘洋 赵云龙 郭向云 杨双 谢鑫 吕喆 肖重发 许洪光 郭桅 张玉秀 陈乾 罗汉江 付洪海 许培扬 侯成亚 王晓光 张树风 林喜庆 孙学军 李强 王守业 徐迎晓 唐小卿 孙艳红 马飞 段明 王中任 申秀焕 张美杰 罗浩 张玖强 武夷山 谭平连 王世通 赵明辉 吕琳媛 李宇斌 周能娟 姜宏斌 njuhappysong xscjack vigorous proywq songshu123 ahsys bcxiong zhulihong dunkelblau cuilanzi seh123 junerainer jlx1969

发表评论 评论 (1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