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求自我
很庆幸,在这园子里能有人和我分享自我,能引导我去寻求自我。走近园子不久,当初的那种激情四射,激动万分的状态即消磨掉了,神圣的园子在眼中也不再那么神圣。现在回想,那是一种思想的混沌状态,一种失去了自我的状态。虽然一直劝诫自己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一直鼓励自己即使再愚钝,也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但这种劝诫,这种鼓励常常被淹没在混乱的思绪中。科研的不顺利,心里积聚的抑郁,生活的苦恼,这一切的一切都曾厚厚的包裹着我。
什么才是真我?我常常思考,以为朝着目标不断努力的我就是真我;以为坦坦荡荡和朋友、同学交往,不去计较得失就是真我; 以为无私的 去帮助别人就是真我;以为每天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就是真我;可那个是真我吗?或许这些所说的都只能算作其中一部分。
真我应该和自由的我联系在一起,而自由又是什么?走过青春年少的我曾有过叛逆的时期,那时的我不听父母的教诲,以为那是束缚,是约束,而叛逆会带来自由吗?明显不会,自由不是反抗,不是叛逆。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禁止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允许孩子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都不是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积极的自由应该是由父母对其孩子作为一个人的真正尊重,给予孩子发展其潜能所有的现实空间,同时要求孩子不要歪曲自己的需要和情绪。
自由既不是责任的对立面,也不能简单的和无计划性混为一谈。自由意味着开放,它是一种成长的准备状态,它意味着可以变通,意味着乐于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人类更大的价值而做出改变。自由应该是我们塑造自己的能力,是自我意识的另一面。如果我们不能够意识到自我,那我们就像树木或者飞虫鸟兽一样,被历史自动进程推动着前进。随着自己获得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多,我们可选择的范围和自由也逐渐扩大,就可以更自由的做出下一个选择,自由的每一次行使都会扩大自我的这个圆圈。自由不仅仅是一个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决定说“是”或“否”的问题,它是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能力,按尼采的话来说就是“自由是成为真正我们的能力”。每天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经历种种不如意,困难,挫折,但在这样的一个限定范围内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生活方式,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克服。积极的自由应该去克服困难,不断向前。
自由不会自动出现,需要我们通过努力获得,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获得,必须通过每天的努力去实现。就像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表达的:
“是的!我执着的坚守者这一观念;
智慧的最终结果表明它是对的;
只有那些每天都在重新征服自由和存在的人
才能获得自由和存在。”
想获得内在的自由需要选择自己的自我,即是要肯定自己对自己的自我与存在的责任,不是盲目或者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充满活力,具有果断性的态度,不是简单的自我保存的功能,而是接受自己是自己的自我这一事实,并且接受实现自己的命运这种责任的意志,反过来这意味着接受一个人必须自己为自己做出基本选择的这个事实。这应该是每一个人在朝着成熟奋斗过程中会逐渐学到的一刻,“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命运”。
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成为自我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勇气并不是我们在面对外在威胁时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而是一种内在的特性,是一种将个人的自我与个人的可能性相联系的一种方式,面对未知的前途,拥有勇气才能镇定的面对。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他继续成长,继续向前进,那么勇气会是一种基本的美德。与对抗性的支持外在的自由相比,要保存内在的自由,在个人的内在旅途中继续向前进入新的领域需要更大的勇气。
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人面临着不同的巨大压力,如工作压力,升学压力,生活压力等,面对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处于劣势的人往往表现出无奈和顺从。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勇气是人坚持自己信念的能力,并非固执地或对抗性地坚持,也不是报复反击的坚持,而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们所坚信的。就好像一个人通过他的行动在说:“这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存在。”勇气是一种肯定的选择,并不是一种因为“我别无选择”而做出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别无选择,那他还有什么勇气可言?
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需要有接受自己有限性的勇气,这意味着即使人知道自己不能够得到最终的答案,也要去行动、去爱、去思考、去创造。只有勇敢的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负责人的行动,一个人才能发展出他确实拥有的能力。
同样,选择爱,去爱也需要勇气。奥登在《焦虑的时代》中描述一位年轻人的处境时曾说:“学会去爱,最后他被告知,要先知道他何以不爱。”要学会如何去爱,最好的方法是了解我们为何不能去爱。爱是拒绝虚伪的,Lewis Mumford说过:“就像和平一样,那些呼吁爱的声音最响的人,通常在行动上表现得最少。使我们自己有能力去爱并乐意接受爱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爱可以说是一种由于另一个人的出现而产生的喜悦以及对自己的价值观与发展和他的价值观和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另一个人的价值与美德,自己在与他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欢乐和幸福。
爱需要有对另一个人产生共情的能力,需要有赏识和肯定他的潜能的能力,因此爱需要有自我意识。同时爱是自由的,爱需要自由,不是自由给予的爱不能够算作爱,因为无法自由地去爱另一个人从而去“爱”某个人,这不是爱。同样,如果某人因为离不开另一个人而"爱“他,这样的爱也不是凭选择给予的,因为他不能够选择不爱,在他的心里,你也可能会成为其他人。爱不是依赖,当爱与自己的独立能力成正比时,才具有爱的能力。爱不是买卖,一种被要求作为回报的爱根本就不是爱,这样的爱只能是一栋“建立在沙土上的房子”。爱意味着给予,给予需要一种自我情感的成熟,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
寻求自我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用心去积累,去学习的过程。能够追求自我,自由的内在的自我,用勇气去面对前面的未知数,去选择,去承担责任,去爱是一种幸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