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真学者可以不从政,但是要有政治智慧

已有 9728 次阅读 2011-4-24 08:38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者, 政治

关于学者从政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个热门的话题,我不想去碰,但是最近遇到了几件事,就觉得这件事已经绕不过去,不得不说。个人以为,真正的学者最好不要从政,但是需要有很好的政治智慧。
在中国,学者从政带来很多的问题。
 
问题一、耽误了学术研究。我有不少的朋友学问做得很好,但是由于中国文革断代的原因,年纪轻轻就上去当领导。当上领导之后,自然是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忙的不亦乐乎,虽然有一定的政绩,但是学术自然就谈不上了。虽然学问也继续做,而且还做了一些文章,但是和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相比,自然产出不够丰富,深度也有欠缺。
 
问题二、身体垮了。在领导的岗位上,诸多的事务缠身,没有丰富的经验的学者往往不会妥善的处理各种事务,有些严谨的学者更是事必躬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当领导,又要做好学术,身体就吃不消了。记得我读博士的时候,数学所的所长龙瑞麟研究员就是因为当上领导后,身体迅速的垮了,得了癌症去世了,本来他的高维小波分析的研究才起步几年,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问题三、可能不称职。由于学者的专长在于学术,管理往往并不是特长,政治就更不是特长。因此,在处理各种民生问题时,掌握不住火候,掌握不住时机,到头来,辛辛苦苦的忙乎,没有得到好的效果。更有的时候,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看问题,难免带有成见,有误区,因此虽然主观上想做好,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问题四、容易犯错误。当学者的相对单纯些,就是当好学术个体户。但是一旦当上了领导,有了权利了,说话的影响力提高了,人的心态自然也就跟着变化。在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之前,这些变化是非常危险的。有些学者在领导的岗位上把握不住,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各种陷阱,非常的可惜。
 
我想问题还会更多,但是就上面这些已经够多得了。我个人也有不少的机会从政,但是思前想后,认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还是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此后很长时间,对政治不大感兴趣。近来,有不少的事情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不从政,但是不能没有政治智慧。
 
其一,我们躲不开政治。什么是政治?政治是人和人之间一种关系游戏。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起码我们的发言权,投票权都是政治的一份子。因此,躲是躲不过去的。
 
其二,为了学术,我们也需要政治。很多时候,政治会找上我们。比如我们做研究需要资源,这些资源并没有人主动送上来,自然需要申请和争取,但是毕竟僧多粥少,不可能人人都吃饱。这就导致了竞争。如果我们不懂得政治,糊里糊涂的乱申请,效果可能很不理想。在良性竞争环境中,如果我们恰当的使用一些政治策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资源,实际效果就非常好。比如,在某些场合做必要而恰当的发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我们竞争的结果不理想,骂娘是没用的,可能要反思自己的政治智慧是否欠缺,不能指望别人主动送上来我们需要的东西。
 
其三,有政治智慧也是很好的自我保护。在竞争中,有时候不一定是善意的和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我们如果不懂得政治,很可能掉进某些陷阱。尽管我们没有主观的故意,但是客观上我们会成为受害者。我们保护自己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科研做的更好。
 
总的来说,对于真正想做学问的人来说,从政绝对不是好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想把学问做的更好,尤其是需要大量资源的学术,更需要有很好的政治智慧作为辅助。政治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使用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6-436646.html

上一篇:我们能否避免失败?----看失败学的理论
下一篇:科研:找到符合自己的节奏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37 张伟 文双春 吴吉良 刘用生 王海辉 余昕 尚松浩 孙学军 肖重发 杨海涛 王芳 高建国 张晓锋 刘晓松 罗汉江 杨晓慧 罗淼 陈乾 阎建民 陈国文 张玉秀 秧茂盛 谢鑫 唐小卿 汤富兵 谢刚 杨月琴 李发明 juscojack liangfeng 侯振宇 mbb gaolianghust adinaliu zzjtcm colorfulll leiyunting

发表评论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