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社科院梁慧星谈博士生培养(摘录):

已有 5181 次阅读 2008-10-17 13:04 |个人分类:科苑记事| 社科院, 梁慧星, 博士生培养

社科院梁慧星谈博士生培养(摘录)

 

我一直在强调方法论的问题。从深层次来说,这里面就涉及一个培养博士生的问题。我是在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的,实际上,早在1989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替我的导师王家福先生指导博士生了。我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指导博士生?有一次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开学典礼上,有几个导师先后发言,介绍自己培养博士生的经验和方法。其中一个导师说,自己定期给学生布置书目,然后叫学生到自己家里讨论、回答问题,看学生到底看书了没有。其实,这也是多数学者、导师的做法。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说,我指导博士生的方法不一样。我是在开学的时候,找学生谈话,告诉他

们三年目标是什么和我的要求是什么。我告诉他们,来研究生院是为了一个博士学位、一部博士论文和一门新的外语。我说,你得到一个博士学位,再写出一部高水平的博士论文,当然是可以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然后你再有两门外语,你出去就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了。
    
怎么能要求他们达到这个目的呢?我是通过博士论文来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的。研究生院规定,博士论文达到10万字以上,掌握一门外语就可以了。我的要求是,博士论文至少是20万字以上,而且在参考文献上应不少于两种外语的资料。我也不看你的平时考试成绩是多少,就看你的参考文献到底参考了哪些资料。通过这一点,我带的博士生就不敢松懈,多数都非常勤奋,最后完成的博士论文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准。我基本不给自己的学生开什么书目,也不要求学生定期到自己家里来汇报自己的学习、读书心得。隔一段时间给我打个电话,也就可以了。
    
博士生培养,主要是个别指导,当然我也给博士生讲课,主要讲学位论文写作方法。开始是讲半天,现在是讲两个半天,就是讲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有丰富的内容可讲,并且举大量的例子,包括许多成功的例子和许多失败的例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43012.html

上一篇:韩国第一个激光测距卫星
下一篇:从卫星大地测量到空间大地测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