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这个词语,很久以前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提过。作为学生,虽然当时不太深刻的明白老师提起的真实用意,直到现在,自己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对这个成语才有真实的体会。
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1]。
最近毛宁波老师的一篇博文,大学教师“坐”着“念”多媒体学生能有“兴趣”吗?[2],再次引发大家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讨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坐”着“念”多媒体还是“站”着“念”多媒体,也不在于使用多媒体还是黑板。这些都是教学的手段,关键是教学效果如何呢?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可是现在的课堂教学却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难协调起来。昨天的一堂课,让我更加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备课要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至少备学生这一条就很难做到。上课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教的任务完成了,但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无从知晓,于是“教然后知困”成为一句空话。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堂上被动的接收教师的讲课内容,接收的程度如何?于是“学然后知不足”,也成了空话。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能相长呢?困惑。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26650.htm
【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326&do=blog&id=42664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23-427963.html
上一篇:
第五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员培训下一篇:
大学生四年申请39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