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sun 文献管理 信息分析 科学计量 思维科学 头脑风暴 仪器共享

博文

教学手记:《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第一讲

已有 4997 次阅读 2011-3-6 16:41 |个人分类: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手记

本学期的第一次课于3月3日晚正式开始。第一次课由我和杜进老师一起来上。我讲一节课,主要介绍课程的设置、内容、要求,以及其它学生关心的问题。

我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感谢同学们对这门课的热情支持,接着介绍了关于时间投资的概念。学习是进行时间投资的重要途径。一门课程是否值得选或听,也可以通过时间的投资收益比来进行判断。这门课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高回报率的投资收益比。就是说,学生花了时间来学习这门课,他将会为同学们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帮助他们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取得重大进步。

其次是从三种类型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创意型、技术型和体力型)入手,阐述idea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从科学家的工作入手,阐述信息的重要性。大脑的工作机理目前基本还是黑箱,要想让大脑产生好的想法,必须输入好的东西。有输入才有输出。这里的输入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只有建立在对某个研究领域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你才有可能高屋建瓴,洞悉未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闭门造车。所以,获取科研相关的信息是科研工作者的最基本素质之一,也是科研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信息修炼。所以这门课程的第一部分就是向大家介绍如何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就能获得大量的信息。此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获得大量的文献,如何有效进行管理。文献资料只有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为我所用。当文献只有几十篇的时候,我们无需特别管理,随便一扔,需要时还能很快找出来。当文献上百篇时,需要有效分类,分门别类才能有条不紊;当文献更多是,我们必须借助专门的工具来管理。才不至于从自己电脑找东西比从网上找更难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不仅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还要有能力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有效管理。这就是科研工作者的第二项信息修炼,信息管理能力。当然,现在的管理工具功能越来越多,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捷。

如果你是一个初涉科研的学生或者是一位思维非常活跃的研究者,经常有些新的想法,需要关注其它领域的工作,此时你还会面临一个困惑。当你查到大量的文献之后,你很难准确找出真正重要的文献,而你又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料都读一遍。如果盲目取舍,很可能了解的信息是不完整甚至不正确的。如何快速从大量的文献中定位出重要的关键文献,也是部分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长期关注于相对单一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种需求可能并不强烈。但部分前卫的研究者还是应该了解一些信息分析技术。以便让你能够快速做出决策,找到最新的资料和工具。所以我认为信息分析能力,应该是科研工作者的第三项基本信息技能。

当然,搜集、管理、分析,其实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用于科研创新。具体如何创新,并未做过多探讨,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为科学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有效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推动科学创新也是我所关注的,也是每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这门课程的第四部分,叫做 分享协作创新。

至此,课程的四大块框架介绍完毕。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管理、文献信息分析、分享协作创新。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

在信息获取这一块,介绍基本检索知识、检索技巧,常用的数据库,以及如何利用RSS最终最新的资讯;另外,还介绍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提高快速学习能力,快速获得想要的信息。

在文献信息管理这一块,介绍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 noteexpress,notefirst,以及网络版的文献管理软件,mendeley,zotero等。

在信息分析这部分,主要介绍基于引文分析的histcite软件,基于内容分析的refviz,omniviz,还有citespace等。

在分享协作创新这一块,会介绍一些分享信息的途径和平台,一些协作平台,另外,还会专门介绍思维导图,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创新。以及如何在学习工作中使用思维导图。

介绍完内容之后,主要介绍课程的具体安排。主要内容、对各部分的要求等。包括那些必修,哪些仅是用来拓展知识面的。

之后介绍了一些理念和要求。

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这门课程倡导分享、互动和协作,算是一门2.0的课程。

然后介绍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分享,出勤以及课堂奖励等,共计105-110分。

介绍本课程的交互平台:论坛、微博、博客等。并要求选课同学注册论坛和微博帐号。

再就学分问题、上课方式、课堂纪律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选与不选的差异,以及历年选课的情况。

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一起参与进来,与我们一起努力实现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的梦想。

最后以我的一条微博结束我的介绍:

开设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真正想教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网络时代的快速学习能力,而最想教的是婴儿般的开放与好奇,对知识渴求以及去净浮华后的淡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自己的内心对白,才能做到专注和坚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685-419387.html

上一篇:RSS报告-同步世界最新资讯
下一篇:欢迎参加RSS报告
收藏 IP: 211.86.157.*| 热度|

1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