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垃圾分类处理反映了社会管理的文明程度

已有 3362 次阅读 2011-2-26 11:39 |个人分类:民生问题小议(10-11)|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社会管理, 文明程度,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反映了社会管理的文明程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226日发布

 

在城市社会生活管理中,垃圾分类管理中是检验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9818日,我在《垃圾车现代化易 垃圾分类难上难》博文中写道:“我所在的天通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近几年变化还蛮大,2007年底前,是用敞蓬卡车收集和运送垃圾的,2008年间则换了现代化的密封式专用垃圾车。看来这种现代化车辆的更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物业公司虽然配备了分类投放的垃圾桶,但是这种垃圾桶形同虚设。第一,居民缺乏分类投放习惯;第二,每天有多起靠收集垃圾废料为生的拾废者将本已分类的垃圾擦开混在一起取其所需;第三,开卡车负责收集垃圾的工人也顺势将垃圾桶倒入卡车内同时又翻检了一遍。这种情况除了第三种情况已经不再存在外,前二类情况迄今没有丝毫改观。看来工具现代工业的改变远快与习惯势力的改变,而如果我们的生活习惯不能适应现代化需求做响应改变,这个现代化不能说是完备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047

 

201084日,我在《再谈生活垃圾的清理》博文中写道:“生活垃圾的清理在天通苑地区这些年是有进步的,主要是有专门负责收集生活垃圾的环卫工人,定期不定期的将生活垃圾运走。起先的工具是三轮车,以后是敞蓬卡车,再后是现代化的专用压缩式垃圾收集车,除了自动化程度及分类收集有区别外,和在国外的垃圾运输车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人们不将垃圾分类的习惯始终没有任何变化,这和我们在日本看到的差距实在很大;还有那些店铺和街上小摊贩随便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在居民使用的垃圾桶内,而他们所缴纳的物业费却很少、很少,引发物业部门和环卫工人工作量大增,甚至发生矛盾。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一支垃圾捡拾者大军,即使你将生活垃圾分类堆放,也给他们接二连三地翻过底朝天,有时环卫工人也参与其中。不知什么原因,有时环卫工人不是每天都来收集垃圾,例如昨天和今天,他们两天没有来了,使得这里的垃圾堆满了一地,极大地影响了环境卫生。

笔者以为我们需要组织和政策,引导每天光顾垃圾箱的垃圾捡拾者为垃圾分类者。

考虑到以垃圾捡拾为生的实际利益,对于他们在捡拾中的劳动收益给予确认和保护;像废品收集者分片包干一样,组织垃圾捡拾者对所有垃圾桶分片包干负责,就地将所有垃圾桶内的垃圾袋内垃圾进行重新分类,从事这项工作的,可以从物业费中提取一定报酬;物业和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卫生监督员负责进行监督。

其次,对于提供垃圾的用户要求尽可能地将垃圾进行初步分类,超量建筑垃圾自行负责联系拉走,不能混在生活垃圾内。店铺和摊贩的垃圾需另行收费,不能与居民的物业费用混同。

第三,环卫工人应克服困难尽量将生活垃圾及时拉走,并且负责将垃圾桶周边打扫干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957

 

在像天通苑这样的城乡结合部不仅需要解决垃圾分类问题,而且还要同时解决好为数可观的捡拾垃圾者安排问题。2010129日我在《捡拾垃圾和垃圾分类》博文中说: “北京市正在大张旗鼓地推广居民点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好处确实多,问题是居民分类垃圾的习惯养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市还有数以万计的垃圾捡拾者,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成为垃圾分类的促进者,而不是垃圾分类的阻碍者。在天通苑居民区这种情况很普遍,即使在北师大校园里,我也见到这种情况,偶尔,在长安街我都见到过。以捡拾垃圾为生者显然为生活所迫,处在生活底层,他们首先要从垃圾中捡出对他们有用的物品,变废为钱,他们不理会垃圾分类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环卫部门和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部门引导并组织他们推动垃圾分类并保障他们的生计岂非两全其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738)

 

当然,还有一个垃圾收集转运的集散地问题走向现代化?现在从西小口到东小口清河两岸望东延伸简直是一片垃圾集散地,如何整顿这个集散地关系到朝阳、昌平和海淀三区城乡结合部的现代化的发展、地区稳定和环境优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416644.html

上一篇:关注燃油费价格变化(我的博文目录)
下一篇:再谈“博导”不一定是教授,不是高教授一等的职称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2 许培扬 赵凤光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