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s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sk

博文

三度出访欧洲参会及考察游记(三)

已有 3605 次阅读 2011-1-26 17:16 |个人分类:考察游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欧洲

度出访欧洲参会及考察游记(

提要:从格拉斯哥到利物浦,中道初识剑桥大学校园,和抵达伦敦,及重游伦敦印象见闻。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2005-07-14  再见了格拉斯哥!参会在此城逗留了4日,外加由我国住爱丁堡总领事馆的接洽安排,我们这个代表团在苏格兰受到了地方当局对我们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如参观考察了格拉斯哥一所大学的化工系,工业开发区,苏格兰古堡的轻松闲适的晚宴,爱丁堡城市的半日游等,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早晨在宾馆用完自助早餐后,我们准时在830AM乘大巴离开该市,向南行驶在M6高速公路上。车行驶到了有残山或叫浅丘与平原过度地带衔接处,导游提醒我们,此时已经离开苏格兰进入英格兰地界了。车行约2小时,到了一座湖区国家公园,下车游览一番。该园区对游客全部免费开放,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草坪及保养得色彩艳丽的花坛,再加之天空中飞翔的海鸥,湖泊中漫游的白天鹅等水鸟的嬉戏动感场景,游人心情自然升腾起放松而闲适的感觉。游客不多,环境幽静,一对对老年配偶来此游览度假,尽情地享受着大英帝国退休公民无忧无虑的后工业化时代令人艳羡的美好晚年。

时值中午,我们在湖区小镇的一家中餐馆用午餐,经营该中餐馆的老板是一位来自福建兄妹俩。这令我回想起2002年夏天我到美国新泽西参加全美第43届生药学年会,途径纽约时听人提及纽约的唐人街社区华人新选举出的首领是福建人。看来,近年福建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谈到此时那位朋友调侃道,20年后纽约华埠将是四川人的天下。的确,这是不争的移民现象,因为国内凡是人多地少生存空间有限,加之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尚可的地方,移民上升到海外发展均属正常,“人往高处走”嘛,这很自然。近年如浙江温州人在欧洲各国经商开中餐馆的人士不少,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现象。从历史上看,东南沿海两广福建等地侨民联系渠道多的地方,移民较多;现代随着资讯业的发达,内陆中西部腹地如四川重庆地域“人多地少生存空间有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海外移民潮自然会上升。

午餐后我们离开这半道景点,驱车直抵海港城市利物浦,住进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四星级酒店。房间很大,陈设气派豪华,但是房客不多,酒店大堂游客稀少。晚餐在一家由香港人开业的中餐馆用餐。餐后趁时光尚可,顺道游览了这一座很有名气的海港工业重镇,看了有些冷清的码头,教堂,街道,以及一些纪念性建筑,仍可见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代昔日的辉煌。但是对于现在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英国利物浦人来说,这已属正常,注意力已转向高端软实力的发展,而不是大规模的工业原料半成品的输入和工业制成品输出型的商业贸易经济立市。顺便提及,当我们一行人走到该市的唐人街(Chinatawn)时,明显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中式牌楼屹立在街口,各色中式店招引人注目,有趣的是麻将馆内洗牌声——声声入耳,看来麻雀牌这种娱乐方式正在“全球化”下推而广之,优劣难于评说;反正鄙人不打麻将。

2005-07-15 从利物浦到伦敦 :一大早就离开利物浦,乘大巴沿着英格兰地域的M6高速公路向东南方向进发,大约行进3个多小时就到达慕名已久的全球顶级名校——剑桥大学城。停好车后自然要不失时机地对该大学园区作“来此一游”观光行,以满足将昔日脑海中留存的剑桥大学平面印象,转换为活生生的三维立体图像所带来的愉悦快感而已。这大概就是全球旅游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心理学基础吧!

自然,我们这一行人也不能免俗,比照着剑桥大学园区的代表性景点跑马观花地游览拍照一番,诸如“牛顿苹果树”的传说处,当代赫赫有名发现“黑洞辐射”理论的理论物理学家,全球最畅销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作者,当代在世最伟大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就出自于此;以及牛津-剑桥两校每年划船竞赛的剑河等处的桥和船都强化了我们对剑桥名校的难忘印象。

在剑桥大学城逗留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又向伦敦城奔去。车行至伦敦近郊时,道路略显拥堵,但是还能有序行进,一直抵达伦敦市中心的《伦敦华埠》牌楼街区。这也算是鄙人一年后的伦敦旧地重游吧!中餐馆依然生意兴隆,大陆游客如过江之鲫,来了一批又上来一批,国人中餐食性的“吃文化”难以割舍啊!晚餐后,乘大巴到预定的位于伦敦北区靠近一座火车站旁的小旅馆投宿——“洗了睡”。

2005-07-16重游伦敦:昔日的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国”首都伦敦,进展到当代作为超级大都会城区“摊大饼”式扩展,连我这个去年夏天首次游览过的大伦敦城也难于定位,好在大目标还依然如故,加之城市管理井井有序,故对重游伦敦仍有兴致。早上8时半准点乘车出门,首选景点仍是按照距离的远近,从格林威治天文台开始游览,然后沿泰晤士河观光伦敦塔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本钟),大英博物馆,唐宁街10号,白金汉宫卫队换岗军乐队行进表演等。时值中午,自然是到中餐馆午餐。下午就是游逛伦敦的商业街区——牛津街。

   值得一提的笑话一则就是我们一行人在参观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时,企望能找到当年卡尔马克思在该图书馆阅览室搜集资料撰写《资本论》时坐过的座位,据说座位下的水门汀地板都被伟人马克斯穿的皮鞋底磨出一道沟槽。但凡是在国内50-60年代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士,从编写的教科书上就是这麽讲的,老师也是这麽教学生的。这就是封闭状态和改革开放环境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反差出国闹出的一则“洋笑话”。

其次,就是见识了大英博物馆馆藏展品之丰富,我们仅仅跑马观花地看了中国馆展出的一小部分文物展品,都十分令人惊叹不已,如文后附的一张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政治家及书法家刘墉手书一幅《绝句》——“雨夜”墨宝即可说明之。该博物馆可以说集全世界文物之大成,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伴随着当代全球化的步伐,地球村人们的交往也显得愈加频繁,如文后所附一张照片在大英博物馆正门广场上,几位来自非洲的黑人舞者正在表演他们的土风舞,以唤起友好慈善人士捐资救灾,这也是一个当今世界穷与富挥之不去的现实问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804-408097.html

上一篇:三度出访欧洲参会及考察游记(一)
下一篇:三度出访欧洲参会及考察游记(四)
收藏 IP: 210.75.236.*| 热度|

4 罗帆 强涛 pkuzeal rosejump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