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从一条狗看人类的道德进化

已有 3948 次阅读 2011-1-22 11:0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类, 进化, 道德, 惩罚

农村养狗,主人最痛恨狗偷吃东西,特别是偷吃小鸡小鸭。如果被主人发现了,痛打一顿,它可能再也不敢了,即使饿得眼睛发绿,也不敢。从此这条狗具有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给人看家护院,给什么待遇主人说了算,不能自己偷东西吃。这条狗,就是一条有道德的狗,一条文明的狗。

人与人不同,狗与狗也不同。有的狗,确实再也不敢,任何情况下,见了小鸡,看都不正眼看一眼。有的狗,主人不再时依然会偷,这样的狗很可能被主人打死,也可能再挨打几次就完全放弃吃小鸡的习惯。

道德的进化,大概也是基于恐惧的心理,虽然我们看不出其中有多少恐惧的成分。人类道德的进化,不能和狗相比,但原理是差不多的。人会学习,不一定通过挨打来学习。其实,动物也学习,学习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譬如,看着妈妈吃什么草,它自己也吃什么草,但它自己也会冒险尝试。

人比动物聪明很多,通过学习和试错,他逐渐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通过总结,他知道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就不应该做。但这种学习往往是不够的,还是要通过惩罚来协助。这惩罚,范围可就广泛了,譬如老师的训斥,譬如交警的罚单,譬如旁人的白眼等等。其实,类似的学习能力狗也有一点,譬如因为吃小鸡挨了打,以后连小鸭小鹅甚至小鹌鹑都不正眼瞧了。或许它总结出一条,只要带羽毛的就不能吃,但可以捉耗子。

因为人类高度发达的智慧,许多人就认为人的道德不能跟狗相比。一看此文,必然说人类的道德是“纯心理”的东西,社会生物学没资格解释这个。为了说明这是否和遗传有关系,不妨接着说说道德感是否能进化。

道德肯定不是由基因控制的,而是学习来的。然而,主人对狗的学习能力是有耐心的,如果痛打三次狗还吃小鸡,这条狗可能就无法继续生存和繁殖了。那么,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那些只打一次就能牢记教训的狗会有更多的后代,它们的后代也就继承了其“道德敏感性”。

人也一样,如果对惩罚很敏感,就容易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学习过程中,惩罚机制很重要,惩罚的强度也很重要。当年的游牧民族,可能好勇斗狠,可能杀戮成性,但他们侵害别人的利益时受到惩罚也很严重,可能常常导致死伤。而传统的高密度的农耕文明,常常有鸡毛蒜皮的小利益,相互的惩罚就不够严厉。这两种文明,道德的进化就不一样。没有科学的数据我不敢乱下结论,也没有能力分析不同文明的“道德指数”。粗略地看,我们的道德进化史好像很长,但速度并不快,这其中自然有数不清的影响因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4394-406758.html

上一篇:生物进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下一篇:民族狗肉店与爱国主义
收藏 IP: 222.173.104.*| 热度|

3 侯成亚 刘洋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