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看过一帖子,大体说如果小时候抑制人的好奇心,长大后就会疯狂进行“报复”——加倍去追求以满足好奇,作者想通过此观点说明,现在“Dota”一代——抑或“寂寞一代”全是因为小时候被家长,老师关在书堆里的结果。回想自己小时候,那时虽然有伙伴,但大部分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度过,有点像留守儿童。由于家居农村,电视也没怎么引起我的兴趣,虽然家里的藏书只有学校发的什么《小学生之友》以及上一辈留下来的几本破旧不堪的小人书,但即使书很少,一大部分的时候还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门前看,看了一遍又一遍。
不知不觉上初中,上高中,这一切对普通人来说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我不是很聪明,学校也没图书馆,中学后看的就全是数理化,历史地了。记得高中时学校发了一套语文课外阅读教材,里面大部分是名篇,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在做完作业后,我便会拿出那厚厚的课外阅读教材来看,算是第一次大量的阅读所谓的短篇名著吧。不过我已经很知足了,那时候特别喜欢唐诗,总喜欢暗地里模仿飘逸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柔情似水的李商隐;后来这种喜欢慢慢转成宋词,喜欢豪放的苏轼,走在路上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来几句“大江东去”(毛泽东的豪放诗词也特别钟爱);再后面元曲成了最爱,《杜十娘》,《牡丹亭》总是让我沉入其中。当我快要喜欢明清小说的时候,却要上大学了。
大一时,自己还是稚嫩的,还是刚升起不久的太阳,还是带着傻气的自信和憧憬看着这个新世界,远离了文学的熏陶,整天被活动,上课充斥了。天真的我天天为此感到幸福和精神百倍,志愿者活动给我快乐,好的课业成绩让我自满,自恋的以为自己未来一片光明。无忧无虑的度过大一后,各种事情始料不及的开始袭击我,志愿者的责任和负担加重了,开始学会逃课了,学会只是考前突击了,学习时间的减少带来成绩下降,奖学金降了档次,竞赛也是屡败屡战,考级也是屡考不过,精神世界的打击让我彻底“醒悟”了——“这个世界不是你付出了,你努力了就会得到回报”。
一心想找回曾经自信的我,开始了苦行僧似的生活。坚持了整整一个学期朝五晚十二的生活,早晨五点半,我蹑手蹑脚起床,洗漱,出门。然后骑上那破车奔向一个目标,每天都是那个目标——综合教学楼的234教室最后一排,靠门左边第三个位置。那时教学楼还没人或者还没几个人,我大声的开始读英语,开始背单词。那时我还保留着单纯,保持着一份执着的简单的心。我会为了每天都能在那个十字路口看到那位老爷爷而高兴,会为了在晴天能看到日出而高兴,会为了我打开教室那扇门,打开那盏灯而高兴——我很幸福享受着这个过程,一个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坚持的过程。经历了风风雨雨,和老爷爷相遇了一天又一天,那扇门推开了一次又一次,那盏灯被我开了一次又一次。学期末的时候,一切都感觉回来了!
大二以后,对奖学金,对成绩,对排名都看淡了,淡了,淡到不会为了考个高分而考前突击,为了考高分而在答完题后检查一遍又一遍。由于我没给周围同学带来好处,每次考试时,他们都会为我预留第一排的位置,而我所要做的是简单的带只笔进考场,答题,交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张试卷,不得不说大学考试是从小到大遇到的最贱的考试,大部分时候我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就出考场了,最快的只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出考场后的我感觉像解脱了一样,从一个框框里解脱出来,然后带着空空的脑袋,空空的心去图书馆。
看“闲书”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有一个学期,借了100多本书,看完了80多本,稍微弥补大一大二的损失,在毕业以前看完300多本,虽然比我同学六七百本少多了,但我已经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那时喜欢看人物传记,科学家的,政治家的,哲学家的,文学家的,艺术家的统统借来一看。后来有次进图书馆,看见一整排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每天借几本出来看,连着几个星期,看完了大部分。当别人在教室自习的时候,我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在草地上,在湖边看莎士比亚戏剧。这个过程没有了课程的束缚,为此幸福了好久,直到准备考研。
来到现在这个园子本来不是我的本意,虽然心里曾渴望过,但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差距较大。在我将要放弃报考这个学校的时候,一位老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重新树立目标,不仅树立起目标,而且一直坚持着,一直努力着,前面说过,我不是聪明的人,我学习的方法除了尽一切可能的努力去学习外,没有其他捷径了。我为自己制定好了整整十二个月的计划,在一个月开始之前,我会把这个月的每天都安排好,每天的任务,目标都量化。整整一学期,我只认真听过一堂课,只回答过一次老师的问题,幸运的是半懂不懂的我居然答得很好。
这一切都过去了,读研这么久了,自己感觉失去自我的东西太多了,我虽然来到了这个园子,来到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但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当初所想象的那么美丽。我迷茫过,彷徨过,堕落过,经历了很多也许是早已安排好的事情——其实神马都是浮云,努力才是王道。
昨天一师弟跟我探讨量子力学(我不懂,瞎掰),他提出,虽然现在我们所知的是每个量子不可能准确的预测其位置或者其速度,但这个是不是有可能受其他规律支配?就像因果逻辑一样,有这个果就应该有个因吧,至少唯物理论中的因果论是这样的观点。如果真有更深层次的规律支配的话,那是不是因为这量子行为时可预测的?——这个宇宙,或者缩小范围,我们自己,我们这个社会是已经预定好的?——我承认我不懂量子力学,如果他是对的,那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不是有点恐怖?还好我没那么聪明,我能理解的是我的明天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至少我不能全部预测到。
既然明天是未知的,昨天都是过去的,那神马都是浮云,努力才是王道,不管你明天是不是在这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