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静书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chencn 修身、躬行、励志、求真

博文

留美札记-在美国看病,中医和西医

已有 3777 次阅读 2010-12-28 09:1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医, 留学, 美国, 医生, 看病

第二十五篇    看病

    思琦脚大拇趾趾甲嵌入肉里引起感染,在家里消毒敷药还是不好,因为从国内带去的药不足,也没有手术器械,尽管我们都是医务人员,也没有办法处理好,因此决定去看医生,老板给我和家人都买了医疗保险,现在派上用场了,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看病的费用是很昂贵的。先上网查找合适的医疗场所,正好在住的地方不远有一家看足病的诊所,地址是:20 Crossroads Drive,suite15,Owings Mills,MD,21117,诊所有三位医生,他们有不同的诊疗时间,反正不认识,就选了其中一个叫Dr. Mikel Daniels的医生,然后就打电话预约了看病的时间,在预约时间的前一天诊所还打来电话提醒和再次确定,我也跟老板请了假,开车大约10分钟找到了诊所,这是一栋3层楼的房子,不只一家诊所,从诊所的名字看还有一家是中草药诊所,医生的名字肯定是中国人。整栋的建筑和诊所与其它的所有公共场所一样一年四季都是恒温的,进了诊所是一个像家里客厅一样的候疹室,有凳子,有很多时尚生活旅游等杂志可以阅读,只有壁橱上的足模型和架上特意定制的鞋让人想起这是一个足病诊所,在一个台上还有称为Daniels的医生与其妻子孩子的幸福温馨的合影,在门边预约处签好到,护士给了一份预制的病历,把一些个人和疾病信息仔细填好,英文的,写的少,多数是在选项框框里画一个×就行,中国的习惯是打勾,把病历和医疗保险卡交给护士,刷过保险卡后,费用的问题就不用操心了,而且没有交钱挂号的程序,因为是预约而来,因此候诊的人只有几个人,根本没有国内医院大量的病人围着医生候诊的情况,等了一会护士带了思琦去诊室,还叫我也坐在诊室里,Daniels医生很快就来了,一见面非常热情的打招呼握手,如同老朋友见面一样,并介绍了自己,看上去他大约30多岁,他一面与思琦聊天,一面打开创口查看,还开玩笑说这么严重的伤口恐怕有一年了吧,随后做了一下清洁创面,然后说先吃几天药消炎,再来把引起感染的趾甲切去,还告知吃药过程疾病或药物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与他联系的,之后出来在候诊室等了一会就拿到了处方,没有付医疗费,也不在诊所拿药,护士给我们预约了下次就诊时间,并给了一张预约卡,上面有诊所的联系信息和预约的时间信息,非常清楚和方便,拿了处方去了离家最近的Rite Aid药店,是在一家食品店里,外面的架上是非处方药,可以随意买的,买处方药的地方有药师接待,要我们1小时后药配好再来拿,拿药时付了大约2美金,因为有医疗保险,其实只付了药价的极少部分,有抗生素和外用药,还有几页的药物使用说明,好在我以前是医生,很容易看明白如何用的,第二天保险公司来电话询问确证了看病的事,几天以后保险公司寄来了详细的就诊和医疗费用清单,不用回复,只是告知而已,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与公司继续联系的,至此,完整的一次就诊才算结束。 第二周按约定的时间再去诊所,手续更简单,上次已经办过的手续不用再办,只把预约卡给接待人员就可以,护士带我们到诊疗室,医生来了,一边在脚趾的局部喷了一种液体,凉的,我估计是表面麻醉药或短暂速冻止痛的,避免注射麻药时疼痛的,一边打局部麻醉药,然后把嵌入肉里的趾甲剪去,再把创口包扎好就行了,几天后伤口愈合了,在美看病就是这样的经历,体会到了美式的医疗服务,人性化的预约提醒无障碍通行待诊就诊治疗处方拿药医疗保险信息告知等等,感觉是超出想象的周到,根本不会产生任何怨言,以我在中国当医生的经历和去医院看病的感觉,说明中美医疗的差距非经济或设备或医疗收入能够说得明白的,在国内与医生或医院的管理人员交谈时,令医院引以为豪的常常是医院的年医疗总收入,而对患者排着长龙挂号待诊就诊治疗闹哄哄的就诊环境尖锐的医患关系以及收红包药物回扣等恶行却司空见惯无动于衷,除了感叹之外还能做点什么呢?过了不久我自己因为右足底疼痛也去了同一个诊所找同一个医生看病,夫人因为鼻部有血丝和耳痛去了此诊所对面的另外一家诊所看过病,过程基本一样。因此,回国后再去医院时感觉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18247-398235.html

上一篇:留美札记-观察志愿者服务
下一篇:留美札记-美国的枪支管理与暴力
收藏 IP: .*| 热度|

2 许培扬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