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民科逐渐淡出的背后

已有 10522 次阅读 2010-12-23 22:25 |个人分类:科研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家, 科学研究, 民科, 兴趣, 优秀传统

   【民科从整体上逐渐淡出历史是必然趋势。但在民科逐渐淡出的背后,我们也正在丧失“民科时代”那些优秀的传统......】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19世纪还是“民科”大闹天下的时代,但为何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孟德尔那样的大民科就再也没有出现了?相反,民科们在整体上已如秋后蚂蚱,日渐势弱,再也不能在学界掀起大风大浪。

         以前,饱暖之余不去思淫欲的富家公子,凭兴趣“民科式的”捣鼓几下,往往就能创立一套名留青史的理论或者搞出一个里程碑式的新发现。为何在信息高度发达、获取资料更加容易的今天却反而不能了呢?学科专业的高度分化、研究活动的高度正规化和职业化、科学知识的海量化,这些都让科学殿堂的门槛愈来愈高。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门外汉”连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都没掌握,如何能够从事正规的科研?有人说:“中国科研的希望在于富二代”,很显然,这种提法没有看清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还仍然沉浸在19世纪科学家的陈年黄历中。从内涵上讲,与“民科”相对应的应该是professionalism。当代科学研究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professionalism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民科式的”捣鼓法已难以有所作为。

        民科这一特殊的群体逐渐淡出历史是大势所趋。不过,在科学研究愈发professionalism化的今天,我们却正在丧失或部分丧失“民科时代”那些优秀的传统——

(一)兴趣

        18世纪的那些“民科”们,很多都有钱、有势,身边也不缺佳人,但他们却投身到了科学的石榴裙下,原因是他们对科学研究有着巨大的兴趣。兴趣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可是,在今天,试问那些被“民科”封为“官科”人又有多少是因为兴趣才涉足科研的呢?

(二)热爱

         科学研究始于兴趣,但坚持却在于热爱。在今天,科学研究对于很多人而言只是谋生的饭碗、争取名利的工具,很少有人真正热爱它,将它视作毕生的追求。牛顿就连向姑娘求婚时脑子里想的都是二项式定理,所以他终生未娶,他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奉献给了科学。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对科学研究的无比热爱。如今,科学研究高度正规化、高度职业化,但很多人却反而逐渐丧失了对科学研究的由衷热爱。今天我们或许还能看到不少喜欢科研的人,但将科学研究作为毕生唯一追求的人已经基本绝迹了。

(三)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比较奇怪的是,在更加强调科学研究规则的今天,我们的科研活动往往又在有意无意地违反曾经公认的准则,比如奥卡姆剃须刀准则。现在的科研越来越追求复杂化。继爱因斯坦之后,我们再难看到质能方程式那么简洁、优美的公式了。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领域,追求复杂、时髦已成为时尚,有些研究明明可以用简单方法就能达到目的,非要用时髦的复杂方法才能得到杂志的认可,有些研究明明只需2-3个证据就已足够,却非要“画蛇添足”地凑足5个证据才显得工作做得“漂亮”。

        我们和历史上的科学家们面临着同一个世界,为什么他们可以用简洁的方法来描述这个世界背后的规律,我们反而不能了?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非商业用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5006-396685.html

上一篇:偌大的中国为何容不下一所南方科技大学?
下一篇:【高校管理的“瞎折腾”何时停矣?】
收藏 IP: .*| 热度|

19 马志超 茹永新 刘建彬 刘锋 陈儒军 罗渝然 何学锋 杨正瓴 柳东阳 孔晓飞 李学宽 陈辉 纪跃波 赵福垚 李毅伟 吴旭干 zzjtcm colorfulll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