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季松的憨酣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jscolin 我愿成为一种极端, 只有受到批评才能让我幸福!

博文

从一缕阳光开始

已有 3367 次阅读 2010-12-9 01:03 |个人分类:憨酣堂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信仰, 表象, 本质, 一缕阳光

一缕阳光,总是带给我一种享受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追寻美好的希望与奢求幸福的渴望。我知道,这样的感觉不仅仅是我独自拥有,对于其他人甚至世界上只要有着生命意识的生物体都会有,并以之为一种梦。然而,这样的感觉也仅仅只能成为一种梦,或许可以成为梦想。想并不罪孽,如同生命久了便要枯萎得以入土为安,这样的法则的普世性就如同一天之内甚至一秒之内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上演着富有戏剧冲突,结局总是如出一辙的悲喜剧。然而世界是现实中的世界,而非梦想中的世界,真实或许在两者之间有时看来是那样的虚伪而令人费解,甚至感到迷惑,而这样的感受或许就如同庄生晓梦迷蝴蝶般亲吻着每一个爱慕者以及思想家的追问吧。
因此,我无须对于真实抱有无限的期待,这就如同信仰:我所认为存在的神或是仙,信其有则有,信其无则无。这样去思想或许在所有唯物主义者眼中我是一个极端亵渎世界本质存在的人,然而世界本质真如我们的“哲学大师”,甚至是信奉“客观事实”的科学家们所判断以及呈现给我们的吗?答案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将之视为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态度,而这样的态度则是根本性的:认识世界本质的原动力与方式。正因为如此,我对于世界产生了无限的爱,那是一种熊熊燃烧的爱,简直就可以烧毁这个世界的任何一处真实存在。而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思维是正确的,相反,我是那样希望世界能够得到永恒,即使永恒也只是时间与空间编织而成的复杂却毫无意义的逻辑概念。同时我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做着简单的运动,再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进行着不断的否定以及肯定,重复着前进与停止,然而这样的运动并非简单如此,更非线性般的发展,而是有着比之更令人兴奋的存在形式:螺旋上升。其轨迹在形与非形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与自然。由此,世界才在这样的平衡中得以和谐。
当诸如此类的思维混淆了我所理解的存在的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时,我常常以一种暴君般的态度来予以裁决,总是判本质死刑,而对于表象则呈现出海一般的包容与放纵。这样做的结局可想而知:思而复思,结而无果。所以我将我的话题重新回到落笔的始点:一缕阳光,并不带有一丝情感,或冷或热,甚至无所温度,与我交汇,然后消失,接着我与下一缕阳光继续同样的邂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3879-391725.html

上一篇:将手指并拢
下一篇:我是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