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之道
鲍海飞
人会在幼年童年的时候去问,年轻的时候去问,年老时候也还会问。
幼年童年时候问,那可能完全是好奇,新奇,难道这能叫问题儿童吗?如果一个人没有疑问,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新意和气息。也许就是那孩子天真浪漫的提问和疑问才促使了人类不断探求宇宙的神秘。我记得以前有人说是懒人发明了机器,创造了舒适,这样的例子当然有了。但是,我更坚信那是孩子的疑问和好奇才真正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门。
William Wordsworth就曾说过,The child is the father of men.
年轻时候去问,那是寻求知识,漫谈理想。意气风发时候,会和朋友谈天说地!
年老的时候去问,也许会让世俗笑掉大牙,别问了!还有什么问题没搞明白。四十岁就不惑了。
其实,年老了,为什么就不能问呢?而且,有时候越是老的问的问题更尖刻!
屈原就为国家发出了九问!钱学森不是也发出了临终之问吗?中国教育为何培养不出人才?
麻木的时候别去问。
有时候不敢去问。有时候不值得去问。难以得到答案的就不去问。
天气变暖还是变寒,到底是什么造成的?你去问谁?
转基因作物是否有害,你去问谁?
从奶粉中检查出来三聚氰胺,你就不用再问了。
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潜伏》中的一句台词,或许说明了问题,“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两根金条,你能说哪一根是高尚,哪一个是龌龊的。”谁来回答。
就像有各种笑一样,什么大笑、微笑;问也千奇百怪,不一而足。那种种的问,不只是发自口中,更多的还有表情、肢体语言,更写在一个人的眼睛里。
问,有时候会显示你的聪明和智慧;
问,有时候也会暴露出你缺点和不足,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发现问题的时候,还是最好先自己问一下自己。解决又是另外一回事。
其实,不问并不是说你没有问题。提问了也并不能表示你就愚蠢。
问也能产生一门学问,曼德布罗特Mandelbrot就提问,英国的海岸线到底有多长,于是分形理论诞生了。
国王请阿基米德来解决,所制造的皇冠中是否惨了假,于是衍生出了浮力和密度的问题解决。
问的结果是,有的人能够给出你答案,有的人会给你编个答案,有的人会反问你,也许对冲是一件好事情,既认识了人又认识了事物。
问也要分清天时地利和人和。
不该问的时候不问,沙尘暴的天气就不要问,也不用问,问了满嘴会进沙子。
有的问题只有借酒才能发挥,李白就是“把酒问青天!”于是,诗歌一篇连一篇。问的升级就是质问,再升级就不问了,杜甫于是就开始大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问的再升级就是无言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问也无答。
大庭广众之下的提问,就是答记者问,学者报告问;有的问题只适合于在没有人的地方问。
香港电影中在法庭上会经常有律师提问。
毕业答辩也许能够问出个究竟来。
远古时代,在无人能够告诉你答案的时候,中国古人只能问天问地。
以前是师傅带徒弟,徒弟问师傅,扎马步做什么:师傅无言回答,告诉徒弟“我师傅就这么教的”。
有的问,其激情充满了天地之间。毛泽东问的是苍茫大地。
不耻下问,这并不是什么美德不美德的事情,不懂就是不懂,知道就是知道,知道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死记硬背的虽然是知识,不过是谈资罢了。
上帝都不是万能的。
作家把自己的疑问和想象变成了美丽的故事和童话。
科学家把自己的疑问变成了一篇篇的文章、专利和产品。
前面道路千里百里,云里雾里,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春?
有时候不需要去问,有时候,时间的长河会慢慢给出答案,有时候需要自己去穿云拨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1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