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科研:学会为困难喝彩 精选

已有 9202 次阅读 2010-11-6 10:58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困难

我们的研究生和初入行的研究人员都有个共同点,怕遇到难点。一个定理的证明遇到难题了,一个实验遇到不理想的现象了,一个程序遇到结果不理想了,等等。很多同志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比较烦恼,这是个错误。其实,我们正需要学会为这些困难喝彩才对。

首先,没有困难的课题基本上不是好课题。这个世界上估计有一个比赛是没有赢家的,那就是比赛谁更聪明。事实上,从事科研的人很少有不聪明的。大家的智商相差都不大。那就是说,面对同样的课题大家都会有类似的想法,走类似的路线。如果都很顺利,那就只能说明非常走运或者该课题根本就不值得研究。如果一个课题遇到了很多困难,都能最终解决,那么这个课题就非常有可能是非常好的课题,结果也是非常好的结果。一个好课题应该是系统性的研究,自然就需要从各个角度去研究,每个角度最好都要遇到一点难题,这个课题才显得非常的丰满。好的科研论文之所以好,就是让读者看到了作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读者自己都认为是难题的东西。

其次,困难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知识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接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多的知识缺陷。在用有缺陷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肯定要出现困难。这些困难本身就意味着我们遇到了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或者提示我们的方法需要改进。困难就是逼着我们提高的老师。遇到的困难越多,我们提高的越快。如果一个人一直做没有挑战的问题,那就永远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

复次,困难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同,遇到的困难就不同。而且每个人都一定会遇到困难。我们经常有一种误解,那就是别人总比自己顺利。这样的认识不客观。客观情况是可能别人比自己遇到的困难更多,只是别人不说,或者更好的处理了困难。就好比过日子,看起来别人都很幸福。但是幸福与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再次,困难是有级别的。软件工程里有一个质量体系,就是CMM模型,这个模型给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明确指出了一个组织需要克服的困难是分成5个层次的,最下面的层次的困难是最基本的。这些底层的困难不解决,上层的困难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做科研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分析,哪些困难是本质的,哪些是暂时的。这样对于我们认识困难的价值非常有帮助。

最后,困难是永恒的。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永远有限,而困难是无限的。即使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后面一定还有更多更难的困难在等着。所以,认识到这一点,遇到困难,着急不解决问题,焦虑更不是办法。只有客观的思考困难,然后解决它。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

科研做的越多,对困难的价值认识就越深,也会越来越喜欢有困难。没有困难的题目让人乏味。不断地挑战困难,就意味着不断地进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6-380911.html

上一篇:用文明的素质过蒙昧的生活
下一篇:成功VS哲学,谁先有?
收藏 IP: .*| 热度|

16 孟津 赫英 孙学军 张国庆 杨远帆 吉宗祥 吕喆 唐常杰 左正伟 陈远川 王永林 刘广明 郭峰 杨华磊 郭冠华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