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当我们不再神化一个人的时候

已有 5822 次阅读 2010-10-7 16:18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神话

近年来不断地有人探讨中国科研的问题,不少人谈到信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一个角度没有人去解释,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有个坏习惯,喜欢把一个做出点贡献的人神化。什么是神化?就是将这个人描述成无所不能的完美的人。不管是早期的英雄,还有后来的模范,

首先,这种神化给后来者一个错觉,那就是确实需要做到完美才有可能做出点贡献。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做到完美,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内在的惭愧,觉得做不到如此的完美,信心自然就打打折扣。直到有一天明白过来,原来那些人也有运气的成分,也就是个较好的普通人,可是时间已过,悔之晚矣。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抑制。

其次,神化的习惯反过来就是不允许一个有缺点的人。人是在不断进步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点错误,我们的神化作风让我们无法容忍一个有缺点的人。于是,人人都在向完美努力。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完美化上,我们还有什么精力去做创新的科研?其实,一个真正有创意的想法,一开始看起来就是有点离经叛道,甚至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不能容忍错误,那就不可能期待出现大的创造。

再次,神化一个人其实还在鼓励作假,作秀。明明是有很多缺点的,非要说成是完美的,这本身就是作假。让我们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现实中的实实在在的人,展示给人的都是虚像。当我们都在作假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创造么?我们是在跟神在竞争?

最后,神化让我们对某些人过度的尊崇和依赖。有些人一旦被捧上神坛,他的话语权就突然放大到几乎无限的程度。有很多人说这是政府,是制度造成的,其实不是,是我们共同的赋予了被神化的人物以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加上自身存在的缺点,就可能会做出阻碍进步的事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我们能够真实的审视一个人的时候,当我们不再试图神化一个有功劳的人时候,当我们能够容忍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将不再缺乏,我们的创造力将大大提升,我们的制度也会更加合理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6-370607.html

上一篇:科研,以纯粹的名义
下一篇:科研与净土
收藏 IP: .*| 热度|

6 李小文 李传亮 孙学军 黄富强 刘庆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