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我为什么获不了诺贝尔奖

已有 4286 次阅读 2010-9-30 11:35 |个人分类:先哲也闲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为什么获不了诺贝尔奖

今天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我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正儿八经地从事科学研究已经20多年了,在各类各级研究机构和大学都混过。最早的时候,我是一位非常听话,维导师和领导之命是从学生或下属。所以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非常受老师和领导器重。现在想起来,这个样子虽然能够混个好名声,却不大利于科研创新。因此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只是完成任务而已。在很多的时候,当自己的观点或结论与导师或领导的意思不一致的时候,我通常都是去想自己可能搞错了,通常要自疚。这种“闭门思过”式的为人,自然会被看上去是好学生、好部下。从不敢想可能是别人错了的习惯也正是中国传统教育所倡导的。这就是我接受过的教育,所形成的观念和为人的准则。后来,一下子进入完全创新的科学研究活动之中,自己却不能马上从“听话“,“完成任务“式的角色转换成“自由探索者”。不能马上进入“狂奔的野马”那种科研状态之中。后来,独立了,又处于缺乏经费状态。

 这样一路子走下来,即使现在依然从事科学研究,却也是根本拿不出与诺贝尔奖对称的“小发现”和“小发明”的。所以,我想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而是依然一如既往地下去,诺贝尔奖对于我而言是根本想都不用想的。

显然,这里面有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的问题。我觉得我过去所接受的“听话”教育害了我!不敢越雷池半步,维导师和领导之命是从虽然成就了我“好学生、好部下”的名声,但绝对戕害了我,使我不能及早成就一位创新意义上的“科学家”...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所以就不大愿意和导师、领导等权威打得热乎了,主动和这些权威人士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这个样子在中国那样的环境是很麻烦的。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折衷的路出来,不是为了获什么奖,只求能够有些小发现和小发明,能够帮我维持“科学家”的名义。努力做到名义和实质的基本对称。否则,还不如改行算了...

2010年9月于Uni Wollongong



诺贝尔情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8980-368450.html

上一篇:当今的中国知识界给人的感觉很不爽
下一篇:7个国家31位泌尿专业人士发公开信声援肖传国
收藏 IP: .*| 热度|

8 孙学军 丁甜 吴健生 蔣勁松 耿文叶 曾庆平 刘广明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