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变革中国科研经费的分配体制?在指导思想上,应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除了资助措施更加公正、公平和透明之外,掌管科研经费的各部委也应纳入改革的范畴,国家应根据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对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部委掌管经费的比例实施动态的调整……最后,建议科学网编辑设立“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变革”的博文专题】
最近科学网有好几个热点话题,一是方舟子被袭案告破,可谓大快人心;二是中秋诗会,吸引了很多极具文采的博主,为我们呈现了很多赏心悦目的美诗佳词;三是小日本欺我太甚,在9.18和中秋节这个极不合时宜的时间扣我船长,引起众多博友的集体声讨;此外还包括逐渐升温的诺贝尔奖年度话题等。
但是,大家似乎选择性地忽略了另一件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施一公、饶毅两位教授联合发表在《Science》上的社论已由有关部门递给中央高层,相关批示已下达给科技部等职能部门(《瞭望东方周刊》)。对于国内的科研体制问题,能得到中央高层领导批示的机会并不多,这次无疑是变革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的重要契机,可能正如施、饶二位教授所言:“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
但是,如何让高层真正重视,如何避免职能部门敷衍了事走过场?答案就是舆论!来自华人学术界要求变革的强大舆论!现在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积极声援施一公、饶毅两位教授,制造铺天盖地的舆论,把学术界期待经费分配体制变革的声音发挥到最大!一位在美国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这应该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大事。
但遗憾的是,似乎很多博主对此漠不关心,好像自己就是不公平体制下的少数获利者而害怕变革似的!我只看到了戴世强老前辈等少数博主撰写的寥寥数篇相关博文。戴老前辈在《如何根绝科研掮客》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科研掮客”的危害。事实上,当今中国最大的学术腐败不是利用抄袭、剽窃和造假等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是科研经费分配体制这类制度性腐败。目前,包括“科研掮客”在内的学术包工头们独揽经费分配大权,根据私人关系坐地分赃,常常将那些颇具实力但无私交的青年才俊排斥在资助对象之外。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变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破除这种潜规则至上、败坏学术风气、破坏学术传统、压制青年才俊的陈年积疴!
如何变革中国科研经费的分配体制?鄙人不才,浅议几条:
(一)在指导思想上,应根据科研自身的客观规律,从目前“自上而下”为主的分配机制向“自下而上”为主的分配机制转变。
(二)国务院应根据各部委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对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卫生部、农业部等部委掌管的经费数量实行动态调整,在各部委之间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目前,科技部掌握的经费数量巨大,但经费分配机制却一直饱受诟病,出现过申请人自己评自己等多种不公正的怪现象,提供了滋生腐败和纵容潜规则的温床。按现实情况来看,科技部经费的产出效率远低于国家基金委,如果引入部委间的竞争,国家基金委掌握的经费应该大幅提高。
(三)关于经费资助的几点建议
1. 所有资助要秉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尤其是透明原则,因为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一旦透明化后就会自动消失;
2. 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处于科研创造黄金期的青年倾斜;
3. 杜绝私人关系,建立依据学术优劣的分配机制,但学术优劣的评价要考虑专业差别(不同专业top杂志IF相差较大,不能单纯依据IF进行比较)、地区差异,在同等条件下,宜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便从舆论上改变我国科研、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政治、经济中心的畸形分布格局;
4. 资助与历史绩效挂钩,建立绩效评估的红黄牌制度,杜绝拿钱不做事、不出成果的现象;
5. 注意个人历史成绩与申请书质量的差别,申请者个人积累只是提供重要参考(不能说有CNS文章后随便糊弄个申请书就该资助),基金资助与否应主要以申请书本身所体现的质量和学术价值为判断标准,要保证后发勤奋努力者享有接受资助的平等权利,要从制度上给予科研新人冒尖的公平机会。总之,不能让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的变革演变为新贵族替代旧贵族的分钱游戏,而是要在公正、公平、透明的基础上让所有学者都有平等的竞争机会。
最后,建议科学网编辑设立“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变革”的博文专题。请博友们就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的变革提出自己的见解,让此类博文多起来,在舆论上积极声援施一公、饶毅两位教授,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科研环境的良性化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