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xiaoxin10

博文

中国东海博弈战略探讨

已有 3526 次阅读 2010-9-15 00:0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近期发生钓鱼岛日本冲撞我渔船,抓我渔民事件,使我们必须反思中国的东海战略。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动,原因在于我们在战略上已经失败了。

   一、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敢强硬的坚持,说是有争议,日本战败,归还回来,有据可查。美国通过条约归还给日本,并不能改变钓鱼岛归还中国的法理。我们有什么可怕,理直气壮。美国在这里有小动作,但他不敢坚持,否则就否认二次大战的胜利。

   二、东海问题

   日本一直坚持和维护中间线分界,中国却虚与委蛇,这是理屈的表现。要看到,东海问题是对日关系的重要砝码,我们很少在此问题上提出和强调自己的主张,未经战阵,我们已经理屈了。要大张旗鼓的提出自己的主张。冲绳海沟是专属经济区分界线,冲之鸟是礁不是岛,钓鱼岛是中国的,这样才有气势,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本,而现在我们有什么资本和日本谈判呀,谈什么,谈日本的中间分界线吗,那已经输了。要让日本来跟我们谈冲绳海沟分界线才行。

   而且这还真不是没有依据,我们的大陆架是延伸到了冲绳海沟,海洋法上也是确认专属经济区的基础之一呀,咋会我们就不敢坚持呢。就像农村盖房子,我的地基是不许别人占用的,这都是理呀,我们怕什么。我们害怕上国际法庭论东海的归属,岂不知日本人更害怕。即使国际法庭支持了日本的中间线主张,我们还可以不承认,还可以子孙用枪炮说话呀,怕啥了?如果国际法庭支持了中国的海沟分界主张,那日本是永难翻身了,所以日本不敢上国际法庭。这都是我们的谈判底气呀,可是我们的底气呢?我们在我们的专属经济区开发石油天然气还要和日本谈判,真是会博弈,会讨价还价。我们的海监船出巡,媒体说进入日本专属经济区驱逐日测量船,懂政治吗?应该是驱逐进入我专属经济区的日测量船。

   东海问题的实质是日本不断得寸进尺,我们坚持自己的海沟主张日本就不敢放肆。我们放弃或者漠视自己的海沟主张,日本就会得寸进尺。所以,我们坚持大陆架划分专属经济区的主张,东海问题的主动权就在我们。

   三、钓鱼岛和东海问题的联动与牵制

   只有坚持和强化东海的冲绳海沟分界主张,日本才会老实,否则日本不但想得钓鱼岛,还想的东海中线的大陆架,我们的主张哪里去了,我们只有不断强化主张,就会给日本巨大的压力,就可以牵制日本,不敢随便找事。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等中国强大到美国的程度,东海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日本利用我们迫切需要和平环境谋发展的机会,企图强化对东海和钓鱼岛的实际管理和占有,造成即成事实,通过要挟获取实际利益,因为中国的强大日本害怕,以后再争就没有机会了,时间在中国一边,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其周旋、博弈,赢取和平环境,不是忍让、退缩就可以的,要有战略。要让日本看到有机会,还要让它吃不着,所以必须强化东海冲绳海沟分界主张,这样才有周旋的资本。

   同时,东海问题是日本对中国崛起的重要牵制因素,反之,东海问题同样是中国争取和平环境对日本进行牵制的重要因素。有了这个因素,日本认为就可以牵制中国,阻碍中国发展,没有这个因素,日本会找其他因素对中国牵制的。牵制与反牵制,不断互动,才能为中国赢取和平发展环境。

   正如台湾和朝鲜一样,这是中美牵制和反牵制的因素,失去这个因素,美国会变本加厉的想法阻滞中国的发展。所以,善于利用对方的牵制因素作为我方的反牵制手段,这是重要问题。于是,在东海,我们要加强和日本扯皮的资本,就是冲绳海沟分界线。等中国强大了,还用扯皮、牵制吗,开战就行了。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现在的扯皮、牵制,是为了以后的动手做好各种准备。所以,我们不能退了,主张上不能退了,否则,当这个因素消失,日本会有其他的牵制手段对付中国的,我们的和平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的,当我们没准备好的时候,战争会使我们倒退。当我们准备好,战争会使我们强大。

   四、中日必有一战,做好准备

   从中日的日本侵华恩怨,到现在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纠纷,唯有战争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必须积极准备。美国因素在里面,所以要注意搞好中美关系,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绝对是现在对美关系的榜样,当我们抽去了日本的后台支撑,战争的的结果就清楚了。

   学术探讨,谢绝粗言,欢迎转载和置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999-363124.html

上一篇:钓鱼岛问题反思
下一篇:100921关于抵制日货
收藏 IP: .*| 热度|

2 曹天德 ten1917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