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fluid      交流.感悟.新知

博文

再谈谈“云学习”

已有 5463 次阅读 2010-9-5 19:37 |个人分类:忽发奇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上篇博客中提到“云学习”的概念,这里再详细谈谈这个概念:

1、技术概念

“云学习”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上散布的网络资源构建的一个供上网者自学的教学资源体系。这个概念本身可以看作“云计算”的拓展和延伸。不同的是“云计算”主要利用通过网络联接起来的大型计算机资源(HPC系统),目的是完成一些大型计算任务,比如完成天气预报这样的大规模计算。“云计算”可以看作之前提出的网格技术的延伸。由于技术上的困难,“云计算”目前据说可以实现的任务只有网络搜索等传递简单命令流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实现大规模科学计算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虽然“云计算”有种种技术障碍,但是借助这个概念,我们不妨提出一种“云学习”概念。“云学习”所利用的资源也是散布的网络资源,但是与“云计算”所需要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不同,“云学习”只需要一些散布的PC机资源和足够的网络带宽就可以实现。技术上跟时下流行的网络视频传播方式相同(即P2P技术),这类技术在风行、PPS、PPTV等网络视频传播上已经实现,因此技术上不存在障碍。与这些网络视频系统的区别只在于其用途上的区别,甚至这些网络视频系统也可以直接增加一个“云学习”模块,用于传播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

2、与传统电化教学的异同

在“云学习”之前已经有电视大学、电化教育和教学网站等利用广播、网络进行教学的模式。这些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一个根本特征是由一家教学机构主办,师资力量、教学材料等教学资源全部来源于这个机构,主要目的是为大众提供文凭教育、职业教育等远程教育,代替更早以前的函授教育。而“云学习”则是共享世界各地高校的教学资源,主要目的在于为需要自学的网友提供一个网络学习资源,是一个不以取得现实的某种资格认证,而以掌握某种学识和技能为主的网络学习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参与学习的人是主动的,并不会为了取得资格认证(文凭、资格证书)等被动地去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课程,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

现在国外一些大学,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都开设了一些开放式教学课程,将这些名校内部的教学过程直接展现在网络上,让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见到这些高校的名师,学到这些名校的一些课程。但是目前这些开放式课程的数量和资源还有限,还是由这些大学在专门开设的网站上提供这些内容,因此还不是一个“云”。等世界各地的高校都能开设类似的课程,并将这些资源共享到网上,特别是共享到个人计算机上以后,由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所拥有的网络资源(个人计算机+教学视频、资料)以点到点(P2P)的方式传播的时候,才可以说形成了网络学习的“云”,“云学习”的模式才真正形成。

3、为什么我们需要“云学习”模式

中国是一个教学资源贫乏的国家。这是导致我们科技水平低下、高考竞争激烈、学生负担沉重等一系列教育难题的根本原因。学生们为了上名校(争取好的教育机会)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参与应试教育,能够上名校的就得到良好的机会,不能上名校的在就业和未来事业选择等方面都面临现实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名校良好的理念如不能快速广泛地传达到大众的话,则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将大大滞后,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另外我们不难注意到,很多大师级人物,包括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和华罗庚等,其实都是通过自学的方式进入科学领域的。自学需要获得知识资源的渠道,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相对容易得到这样的渠道,而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则很难得到这样的渠道。“云学习”解决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提供免费的学习渠道,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推送到你面前。

4、“云学习”的运作模式

“云学习”的基本特征必然是“免费”,但是正如现在网上的免费资源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需要至少付出你的眼球作为学习成本。在当前眼球经济的时代,在学习过程中看看人家的广告也是难免的,但却是可承受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云学习”完全可以用商业运作的模式开展起来。不过考虑到中国的体制特点,我也建议政府在其中起到策动和规划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好、更快地推动这件事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政府在这件事上的投资就是对国民素养的集中投资,有天赋而阴差阳错失去教育机会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入科学研究的队伍,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云学习”掌握自己希望学习的知识、技能,高等院校则可以通过“云学习”展示自己的教学实力,对自己的学校也是一个良好的招生广告。

5、会不会导致“长尾效应”

“云学习”的好处一旦体现出来,会不会大家一窝蜂地参与“云学习”从而导致网上教学资源泛滥,以至于出现让人无所适从的“长尾效应”(选项多的象长长的尾巴)?我觉得不会。一方面因为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一段时间和前期投入,一方面资源逐渐多起来以后,学习者自然会对各种资源有一个评价。这个评价体系最终将使好的教学资源浮现出来,差的教学资源则逐渐被淘汰。

上述“云学习”的设想仅仅是个人浅见。刚刚搜索了一下发现已经有“云学习”的提法,不过这个“云学习”在思路上更接近现有的电化教育模式,只是用互联网替代电视的一种做法。下面给个链接,供大家参考比较:

http://www.xuexigang.com/ycjy/fmzt/13819_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7689-359639.html

上一篇:“云学习”改变中国教育
下一篇:这架飞机真的突破音障了吗?
收藏 IP: .*| 热度|

3 许培扬 唐常杰 罗汉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