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高考文言文作文被评为满分是个悖论

已有 5216 次阅读 2010-7-3 16:50 |个人分类:物理与生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考, 文言文, 满分

编者按:

    本文作者是一名中学生的母亲,受其请求,现把其一篇关于高考话题的博文放在我科学网博客发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并欢迎大家讨论。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ad5db0100jazv.html

正文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过去,但是关于高考作文的话题却仍在热议中。江苏考生王云飞《绿色生活》http://tieba.baidu.com/被专家评为满分,一时间众说纷纭,难以分辨孰是孰非。

笔者认为,文言文不该成为作文的体裁,把文言文的高考作文评为满分,本身是不负责任的,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ad5db0100jazv.html) - 高考文言文作文被评为满分是个悖论_枫叶_新浪博客一、违反了我们一贯奉行的教学大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中教学大纲还是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行为依据,是学生们的学业标准,自然也是高考的评判标准。高中语文大纲关于教学目的的第一条是这样表述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不难看出,大纲的要求主要是现代文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对文言文学习要求是:能阅读浅议文言文。既如此,高考也应该是以大纲为准,考查的是考生现代文的写作能力,而非文言文。但令人费解的是,从前几年的《赤兔之死》到今年的王云生的《绿色生活》,都被评为满分作文,应该说远远偏离了大纲要求,令大众困惑。尤其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不知作何感想?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下一步,是不是集体抛开大纲,改教文言文写作呢?

二、误导青少年学生,产生求怪求偏的心理。如果说《赤兔之死》立意有些模糊,语言尚能读懂的话,这一篇《绿色生活》则完全是生涩冷僻,连古汉语的教授都得手持《康熙字典》查阅才能读懂,试问其读者除了该生本人还会有谁?如此的文章被评为满分,那么我们广大的即将走进高考的学生们,先不管学来有没有实际用途,也必然争相效仿,搬出《康熙字典》,专找生僻字苦学苦练,以后的校园,将会满耳都是之乎者也,以后的高考作文,将会有越来越多因为看不懂而获满分的作文,大家都力求剑走偏锋,投机取巧,届时,专家们作何感想呢?

三,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高考制度也为很多人诟病,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选拨机制,是十年寒窗的学子们最为看重的一件事。而高考作文因其分值大,历来被视为重中之重,绝大多数的考生都遵循从小到大的老师的要求,作文的体裁、内容、语言、文字等无一不力求按章办事,实际上这也是教育家机构和出题者的初衷。但是文言文屡次被评为满分,这种对离经叛道者的纵容、赞许甚至吹捧,严重打击了大家的自尊,动摇了全体师生的信心,这是对绝大多数老老实实务学的学生的公开蔑视和否定。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理智的,其后果也竟会是很严重的。

四、是违反现实的返祖现象。从新文化运动至今,先辈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力争推广实用易学的白话文,摒弃晦涩难懂的古文,时至今日,现代白话文早已无可争议的成为文化绝对主流。我们学习古文,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不是削足适履,生搬硬套。以满篇生僻字的文言文为标榜,以倒退复古为荣,岂不羞煞祖先?我猜,鲁迅们九泉有知,说不定会跳起来骂娘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4181-340877.html

上一篇:关于科技的反思(一):越落后的方式,越赚钱
下一篇:积点德吧!读两则新闻有感
收藏 IP: .*| 热度|

23 刘建彬 蒋永华 陈绥阳 王春艳 杨秀海 丁甜 吕喆 金小伟 孙永昌 孔晓飞 陈湘明 侯成亚 黄丹萍 刘晓瑭 武京治 张少雄 丛远新 宁佳 刘庆丰 ffy WC101 zengfeng Jessica03153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