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找寻一个词,意思是:必然会发生的,要坠落进去的,是一种规律,逃避不开的,像是陷阱、或者是一种软肋。想了半天,好像有个佛教用语叫做:【劫】。
实际上,目的是要用这个词描述一些日常管理中常见的想象。【劫】之类的东西不仔细琢磨的话,容易重复陷进类似的【劫】中。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和学习的片段感受。
第一劫:死亡的制度,症结在于
执行力的缺失。
先说制度,制度是靠人指定的,日常工作中流程化的东西,细节容易因人而异,导致工作不便,这是一个方面,按照Y理论,给好人一个好的诱导,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同样地,按照X理论,为了防止不好的人犯毛病,给工作带来危害,也要制定制度规范行为到正常的范围内。总之,制度像是创造了一个轨道,团队作业的人们的所有作业行为都要纳入到制度的轨道上来。
制度的死亡,制度制定了,却形同虚设,没有被执行。制度不合理是一个因素,但是尽管大家都认识到了不合理,还是没人修改;或者修改了仍然不被执行。原因在于这个团队缺乏制度执行力。这就是制度死亡的根源。人常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得;或者是,制度都是人定的,也就是说人可以随意修改。制度的执行因人而异,被改变执行力度,甚至是直接修改制度,制度就更加丧失了执行的力量。大家都想着逃避制度的惩罚,制度也就没有了意义,虽然存在制度,其实已经死亡。
制度的博弈,生存所迫,不论是有权者或者有钱者还是有知识者,都不希望制度荡然无存,尤其是用来束缚无权者、无钱者。更是为了团队的集体运作。矛盾博弈到最后,结论还是一致赞同保留制度。
执行力的根源,一靠“查”,情报收集工作历来受到重视。它是执行的传感环节,没有明察秋毫的分析,容易导致执行失误。
二靠“信”,史记商君列传里面有一段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靠这种方式树立了公众的信任,法令就能顺利推行了。有制度不执行,自然会导致制度的死亡。
三靠“威”,吴王阖闾考察孙膑的管理能力,要他训练三百宫 女布阵。孙膑三令五申布阵要求,可视宫女们仍然哄笑不止。孙膑毅然杀掉了担任队长的吴王的两名宠姬,众人吓得再也不敢哄 笑,很快宫女们练出了规范的阵法。这种执行力考得是管理者的威严。管理不是做慈善,要不得好好先生。
四靠“公”,包公断案的系列故事流传了很久,其实包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铁面无私,公正执法。制度管理不公,自然就失信。
其实这四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图来表示的话就是下面的框图。
破除制度死亡之劫,
主要靠上述四个方面,强化执行力。把团队的作业行为纳入到管理的轨道上。直观上去想象一下,这需要建立执行制度的制度,对管理做好管理。这把事情变得更为复杂化,借助现代科技其实并不难,就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规范管理。信息系统要做的事情为:
1.C环节,建立合理化制度
2.E环节,公开公平公正处理
3.M环节,行为走账
4.f环节,关键点考核审查
大话总结,
其实制度不仅仅是惩罚,还有奖励。管理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比较“软”。使用控制流图描述其实过于生硬。高明的管理也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这里仅仅是说明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
本质上,制度管理类似于报警系统。不到危险时刻,不建议使用。像工厂操作一样,在报警发生之前不停监视,更多的是在做调整寻优。“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说管理应该更有人性化,管理住“灵魂”,激发出个体内心的主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3718-340065.html
上一篇:
尼尔森网页可用性评价十原则【编辑】下一篇:
管理之劫2:信心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