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科学乱国,人文兴邦?

已有 3097 次阅读 2010-6-30 06:24 |个人分类:My Ideas|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乱国,人文兴邦? Yes or No?

如果说‘科学乱国,人文兴邦‘是有道理,那么只有在中国现阶段国情条件下最可能有道理。为什么?首先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需要人人都有就业机会。中国人口保守地讲不下14亿,都需要有个“职业”混口饭吃。

中国的情况不同西方国家,人家人口基数小,科学技术可能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因此,发展科学,发展技术就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缓解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而同样的科学技术水平却可能加重我国人口的就业负担,有可能在我国不一定会是好事情。

比如,一项技术的应用于生产可以替代10个劳动人口,那么这项技术的应用在西方就情同人为增加了10位“不惹麻烦”的劳动力;而在我国的情况下,却相应地减少10位大哥大姐的就业机会。

为什么说人文兴邦?

维护社会稳定,使每个人都能相对公平地生存繁衍,就必须大讲“和谐”,“安定”这些旋律。这些不解释也明白在哪!

 但是,有没有那么一种情况,当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技术的同时,却可以创造性地回避“机器淘汰工人”的情况?

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当中国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情况下会得到可能的解决。比如,全世界有60多亿人口,衣食住行等消费品全由我国“承包”,同时,我们又有一支高精尖的研发队伍和其他市场国家的相应研究力量进行剧烈的竞争。上述两种情况同时成立的可能性非常小。

世界上其他市场国家很难容忍我们会成为那种状态。

 

可能会有那么一种状态,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种特定的状态,我们14亿人中只需要一半左右的人口去劳动,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意义;而一半的人口可以完全被“包养”,什么也不用干,只需要enjoy!

到时候,两个大哥大姐分担一位大哥或大姐的“岗位”,我国社会实行“大轮休”工作制度!每年每个有工作意愿的大哥或大姐只需要真正地工作半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8980-339965.html

上一篇:南方水深,北方火热
下一篇: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收藏 IP: .*| 热度|

2 侯成亚 Hiroseite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