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小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亚俊

博文

读Zewail的自传Voyage through Time: Walks of life to the Nobel Prize

已有 5682 次阅读 2010-6-28 02:31 |个人分类:科研与教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Ahmed Zewail是生于埃及的具有美国和埃及双重国籍的科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他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并因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工作独自一人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Zewail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阿拉伯裔的科学家。
2002年Zewail出版了自传Voyage through Time: Walks of life to the Nobel Prize(中文译名:穿越时间的旅程)。这本书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主要是Zewail的研究领域。他采用飞秒激光观测化学反应过程。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一飞秒就是10的负15次方秒,它比利用电子学方法所获得的最短脉冲要短几千倍,是人类目前在实验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短脉冲。飞秒激光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在原子和电子的层面上观察到化学反应这一超快运动过程。
我的研究兴趣是系统(机械系统、生物系统)的信号表征、机理分析以及性能优化。Zewail的工作实质上是对化学反应系统的信号观测、表征和分析,只是他的信号分析手段特别先进,因此我对他的工作比较关注。得知他出了自传,就想买一本看看。在国内的时候就想到卓越、当当上去买,一直没货,所以也没买到。来美国之后,在普渡图书馆查到了了这本书,本以为在6月初可以拿到,但没想到5月20多号又被别人借走了,普渡的书可以借4个月,我下次要借的话要等到9月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图书馆跟管理员问了一下这种情况我是否有办法可以提前看到这本书。管理员说没问题,我们跟借书的人说一下,看他能否先把书借给你看,你尽快看完了可以再给他看。结果还真在6月10号左右在学院就拿到了这本书。在这里真的要感慨一下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办事效率和灵活的管理机制。
通观Zewail的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让我比较感慨。
一是Zewail讲加州理工学院如何帮助他开始职业生涯。197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之后,Zewail决定申请大学的faculty职位. 他申请了10所左右的大学,最终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Zewail认为美国大学的招聘系统非常好,它遴选有前途的年轻人科学家,给他们机会和独立工作的空间,这样他们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助理教授,Zewail并不在另一个教授领导下工作。加州理工学院给他应有的权利和待遇,他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实际上在Zewail刚开始作助理教授的时候,加州理工学院可谓大师云集,得过诺贝尔奖的就有Pauling, Sperry, Delbruck等人。但加州理工还是给了Zewail应有的研究条件,包括2个实验室、办公室以及事物秘书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启动经费。Zewail认为研究、教学和学术研讨并不是问题,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研究者来说,真正的问题是研究经费。Zewail申请NSF的申请书被评阅人认为“只要完成10%的工作,Zewail就可以得诺贝尔奖了”。显然是怀疑他工作的可行性,但NSF的program director Fred Stafford坚持把经费给了Zewail,使他得以顺利的搭建起激光观测试验平台。Fred 认为应该支持年轻人去探索未知领域。Zewail当时并不知道,直到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后,Fred在给Zewail的贺信中才告诉了他这个故事。
Zewail毫无疑问是开创新研究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在自传中他谈到为什么认为用飞秒激光实时观察化学反应是重要的。他认为四个因素决定我们改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新知识、新领域、新概念和新前景。新知识,不言而喻,Science 一词就来源于拉丁文的knowledge. 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学科发展的过程就是新的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的过程。基础研究就是为了提出新的科学概念和新的前景。我们在评价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时,Zewail对飞秒化学的理解值得借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62-339421.html

上一篇:英格兰队在为1966年还债?
下一篇:2010年,德国是来讨债的!
收藏 IP: .*| 热度|

2 杨文祥 cht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