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NASA的困境 精选

已有 7097 次阅读 2010-5-20 08:30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前些天,美国的Atlantis又上天了,是它的第32次飞行,也是计划的最后一次。还带去了牛顿那棵苹果树的树枝,让引力的萌芽去经历失去引力的旅行,真是好创意。昨天听说,俄罗斯在玩儿“Mars500”游戏,让宇航员志愿者(有一个中国的)在模拟去火星的环境里封闭训练、生活500天。人类想飞天,梦想了几千年,飞了几十年,最大的成就在哪儿呢?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木了”老师(Richard A. Muller)认为,除了哈勃望远镜,最近20年太空计划的最辉煌成是发现了每颗行星的卫星都彼此不同——这是出人意料的,尚未完全理解。至于其他,如气象卫星、卫星电视、空间间谍系统以及GPS,或者火星探测等等,当然也了不起。可是,这些计划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无人的。
 
木老师可能真的有点儿“木”,他公开反对载人航天计划。他在《未来总统的物理课》中说,NASA在极力散布一个错误的概念,说太空飞船的基本目标是促进科学的进步。  
多数科学家听到这种言论都睁大了眼睛。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科学进入太空当然好,甚至很伟大。哈勃望远镜的结果不仅令普通大众欢欣,也同样令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激动。而且,哈勃望远镜需要宇航员去维护。难道那就是人在太空的理由吗?
 
不是的。军方的间谍卫星会偶然失踪,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射一颗新的。一般认为,同时发射两个全新的哈勃望远镜——一个原来的,一个替代的,都不需要人工维护(从而更便宜),比发射一个然后去修理它,从长远来看花费更少。但假如NASA那么做了,就不能拿哈勃望远镜作为送宇航员上太空的一个理由。
 
至于科学本身,太空船是一种拙劣的平台。人类是噪声的来源,他们引起振动,发出热辐射(红外线),还有他们轻如鸿毛的引力也会随着他们的运动而变化,限制了某些仪器的灵敏度。由于极端的安全性要求,光是把实验放在载人飞船里,就会自动提高实验费用。很多科学家私下抱怨,科学实验被拖延、更昂贵,就是因为它们脱离了无人飞船而硬被NASA拿去作为载人飞船的理由。我还清楚地记得,COBE(宇宙背景探测器)计划(2006年得了诺贝尔奖)之所以被耽误,就是因为NASA觉得发射它需要用飞船,而不是更便宜的无人火箭。
 
据说,没有什么可以代替人在太空的适应力和观察力。这话有一定道理,但送人上天成本太高(包括人的成本和金钱)。对不要马的“马车”也有过类似的言论:马很灵活,而汽车是铁板一块。多数工厂如今都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看看《发现》频道的电视系列节目《如何造出来的》,你会明白我的意思。直到不久以前,天文学家还不得不整夜守候在天文台,如今他们给计算机发指令,让机器人望远镜替他们工作。如果你的目标是科学,那就请发射机器人吧。  
木老师和很多NASA的人谈过话,发现他们的逻辑是,“如果没有宇航员,公众对太空就会失去兴趣。”不管是不是他的话起了作用,NASA真的面临困境了。小奥同志取消了重返月球计划,NASA的预算在逐年减少,2009年比2005年少了几乎一半,好多基础研究都做不下去了。
 
在月球上留下脚印儿的Armstrong抱怨,“如果随便就让我们做老大的蔫儿了,其他国家肯定会插一腿进来。”(“If the leadership we have acquired through our investment is allowed simply to fade away, other nations will surely step in where we have faltered.” )我想,这话当然不是为了科学——那么是为了“祖国的荣誉”?
 
我不知道航天计划是不是科学家与政治家玩儿的博弈,木老师的话也许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声音。
 

The space shuttle Atlantis launched from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in Cape Canaveral, Fla. on Friday for the final time. http://www.nytimes.com/2010/05/15/science/space/15shuttle.html?ref=scienc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992-326535.html

上一篇:中国书法的笔法和精神
下一篇:amazon.cn买书“攻略”
收藏 IP: .*| 热度|

21 武夷山 罗会仟 罗帆 赵凤光 钟炳 刘艳红 吉宗祥 吕喆 金小伟 赵宇 柳东阳 张天翼 陈湘明 张水 侯成亚 张旭 鲍海飞 徐耀 柏舟 luxiaobing12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