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y2631

博文

论文交流之六

已有 2800 次阅读 2010-5-7 19:1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交流之六)

六、化石采集地古今气候不同,探寻佐证地球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阳泉市最高海拔1803.6米,最低海拔350米,平均海拔700米,最大相对高差1453.6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1.3摄氏度,年均降雨量515.8毫米,年均无霜期180天,是宜于人居的较优越自然条件。常年春旱多风,夏炎多雨,秋爽宜人,冬寒干燥。区域气候垂直变化显著,雨热同季,集中在七、八月份。总体来说做为一个中部北方城市有气候干旱,冬季寒冷的特征。但从采集的犁川国兰一号化石来看,古代气候较现代要温暖的多。从春秋时山西出土“龙骨”,到上世纪20年代山西保德出土长颈鹿化石,以及1956年阳泉苇泽关发现大象臼齿,都证实远古时候这里有大象等生存,也说明山西、阳泉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要热。这次兰花化石的发现亦佐证,在热带、亚热带和我国南方生长较多的兰科植物,远古时在阳泉也曾生存。但从植株的大小看,植株相对比较矮小,当时气候应较干旱。古代国画中唐朝的服饰比较单薄飘逸,特别是妇女的抹胸开的很低,坦胸露乳,为此常惹今人非议。一般解释是当时风气开化,妇女较开放,其实与天气炎热有直接关系,也间接证明当时北方内陆地区比现代要热的多。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谈不下个结果,原因有二:一是天气变冷还是变暖,科学界也分为两派说不准。二是发达国家吃了饭,还要烧水洗澡,却不让发展中国家烧火做饭,要做饭让你交减排费,借口减排费制约你的发展。从地球生成46亿年的经历看,地球的气候总体说应是一个逐渐趋于相对稳定的过程,气温应该是逐步降低的。今年全球普降大雪气温偏冷,气象学家又推测微型冰河期开始了。变冷变暖都说不准,又如何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呢?地球冷暖自有其本身运动规律,我们应该从更长的时期内找到较为准确的运动周期,即它的小循环、大周期和总趋势、并注重突发事件对地球气候造成的直接影响,才能制定相对正确的环境对策。这块唯一的古植物兰花化石生存地的今古气候的变化区别,是否能给我们带来一定信息,对我们有所启迪呢?

此外,依据以上六点不同,以及全球惟一的阳泉犁川中国兰花一号化石的采集发现之事。建议,在国家对化石等级的划分上,应该对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具有特别重大科研价值的,能为全球或区域地质事件、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提供依据的,全球稀有珍贵,国内外首次发现,惟一仅有的新属种和具有模式标本作用的化石,划分为特级化石,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代表国家予以登记备案,并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开展相关研究活动,以利于对重要化石的科学研究和重点管理以及保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199-321149.html

上一篇:论文交流之五
下一篇:图片百科:【化石双图】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