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大早起床,一上科学网博客就看到“拆字大师”王宝山老师在子夜时分写的新博文“老板,您安的是什么心? ”【1】,读来感觉甚妙!我在评论中扬言要“和”一篇关于研究生科研之心的文章,刚才吃完晚饭,决定再坐下来写篇博文消消“食儿”,就来说说研究生们在面对科研时的种种心态:
(1) 上进心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学生,都应该有颗不断争取进步、寻求突破的上进心。那些眼睛盯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学生,才会有刻苦钻研知识、努力提高科研能力的巨大动力,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未来的事业和人生才能更加美好。相反,那些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学生,在求学阶段对科研工作的不上心态度,会严重制约他们在此阶段个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也会对未来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 有信心,莫放弃
这里要说的信心,是指研究生对自己的能力应该有自信心,而不宜自卑。有些研究生可能“出身”不好,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三山五岳的不知名的大学,一旦进入那些985、211重点大学或者科学院等高端单位求学,见到很多出身比自己高得多的同学,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中,他们可能会迅速发现自己在知识、见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会让个别学生感到非常自卑,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那些艰深的课程,不相信自己能够导师安排给自己的科研任务,而由此失去自信心。实际上,每个能通过激烈的竞争考取研究生的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培养前途,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客观现实,但这绝对不意味着稍差一点儿的学生一无是处,每个学生都应该注意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想办法把自己有优势的那一块儿用好,总还是有机会取得进步和成功。研究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导师也不宜轻易宣布对某个学生丧失信心而放弃培养,建立信心,要靠知人善任和因材施教。
(3)请安心,别分心
毋庸置疑,目前的中国社会很浮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师生也难以回避这一现实,在这种大环境中,心无旁骛地安心于科研工作是很可贵的。事实上,要想做出好的工作,沉着稳重、平心静气地去做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相反,如果太容易受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老是处于一种不能经常做到把心智集中在眼前的科研工作中,分心多用、患得患失的状态,很难做出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4)处处留心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在读研究生做科研工作的时候,也该注意处处留心,尽量让自己经常处于一种接收有用资讯的状态,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这会对研究工作大有裨益。留心不只限于关注和自己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消息,还包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在日常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长期坚持,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
(5)要细心,莫粗心
科研工作是非常细致的劳动,处于工作状态的研究生,应该非常细心地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样品的制备、仪器的操作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程序的编写,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错误,尽快取得成功。此外,对研究工作的思考和阶段性成果的处理也应该非常细心,不要放过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相反,如果粗心大意,研究工作很容易发生失败和挫折,也会使很多机遇白白错过。
(6)放心vs疑心
好的学生总能让导师放心;好的导师也会让学生放心;在同学之间,互相之间如果胸襟坦荡,彼此也都能做到放心。真正做到了放心,无疑可以避免很多原本不必要的猜忌、误会和摩擦,让一个研究团队的氛围更加和谐,没有后顾之忧的团队,工作可以做得更快更好。相反,如果每个人都疑心很重,都对别人怀有过度的戒心,就会使一个研究集体少掉很多配合和协作,而徒增内耗,影响每个人的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整个集体的研究水平。
(7)多开心,少烦心
应该倡导“开心科研,快乐生活”。虽然科研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它却能经常给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研究生如果悉心体会这种感觉,就可以让自己经常处于开心的状态,让科研工作成为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在科研中,即使在一个阶段进展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要设法舒解,尽量不要处于一种心烦意乱的状态,因为这种烦躁状态不但对自身健康没有好处,也会给科研工作造成很多麻烦。
(8)多公心,克私心
现在大多数研究生都置身于研究集体之中,在研究工作中要和课题组的很多师生打交道,这就要求研究生要有团队意识,要多一些公心,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为集体做事、多帮助别人,大家的工作都可以做得更顺利、更好。要尽量克制自己的私心,私心太重的人虽然可能在若干小事上不当得利而获取好处,但当周围的人都明了其私心的时候,反而会使其在团队中处于不利的状态。
以上便是我对研究生面对科研时存在的若干心态的分析和总结,欢迎大家点评和补充。
~~~~~~~~~~~~~~~~~~~~~~~~~~~~~~~~~~~~~~~~~~~~~~~~~~~~~~
参考:
【1】王宝山:老板,您安的是什么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52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