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顺 良 的 博 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池顺良

博文

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之八) 阶段回顾

已有 3699 次阅读 2010-3-16 13:07 |个人分类:大地构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网, 地球动力学, 百家争鸣, 新地球观

 

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之八)

阶段回顾

                        池顺良

 

09125日到今年217日,我在科学网上贴出“板块说的缺陷与地学的贫困”、“摒弃板块说的理由”(1-6)等十篇博文。对板块说提出批评和质疑。这些博文立即受到板块说支持者的强烈批驳。

社会需要民主,科学更需要民主。真要感谢科学网提供了一个不同学术观点直接交流、接触、碰撞的平台。面对面的文字交锋让双方的关切点能直接见面。在经过一番交峰后,对本人反对板块说的批驳意见逐渐停止了下来(详情参见我的博文“对批评者的答复-关于柯石英与大陆深俯冲问题的再讨论(上、下)”)。

在双方文字交锋中,介绍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杜乐天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很早就指出板块理论存在五个缺证、四个矛盾、五个无力、八个疏漏,是一个存在诸多问题的理论。

之后,争论双方达成了某种共识:板块说需要找到驱动动力机制并进一步改进、发展;不同驱动机制的新观点也可努力探索。

科学网的网友都是崇尚科学、服从真理,探索求真的知识阶层。相信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习新知修正错误,在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会走到一起。也许就打开了一扇通向新知识的大门。

板块说被宣传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成果”。从小学自然课、中学地理课到大学专业课讲授的“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都被描述为对造山作用、火山活动、地震、生物界演化、古生物地理以及地质学的其它方面做出了普遍适用的、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解释。课程中谈论这个假说的基本矛盾和弱点极少。还有大量这类性质的科普宣传令大众错误地以为这个理论已经被完全证实。而实际上它仍然还只是个假说。正如网友zhaowanfu 在评论中所言:科学需要发展,更需要质疑。"僵化""奴化"某些"理论"只能阻碍科学的进步!人类目前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只是一点皮毛,还差得很远!

“破除迷信”才能“解放思想”。“摒弃板块说的理由”(1-6)六篇博文是“破”字篇。指出了板块理论存在下述缺陷:

1. 不能说明海陆的起源

2. 无视地球自转在地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3. 地球演化中确凿存在又极其重要的“地幔分异”(轻者上浮、浊者下沉)过程被忽视

4. 没能反映地质内动力和外动力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5. 不能解释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

……

但破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找到支配全球大地构造运动真实的机制及动力,新理论当然应该克服上述缺陷。“破字当头、立在其中”,“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1-7)是“立”字篇的前7篇。但“立”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全球构造运动动力及实体机制的探索要求探索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在科学已经高度分化的时代,可以说没有一个科学家具备解决这一难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博主也深知自己墨水甚浅。新地球观的建立,需要一大批不同专业学者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来。在开始阶段,由少数先行者栽下的幼苗必然是幼小的。小苗能否长成大树关键在于苗子本身有没有强盛的生命力,而不在于有没有受到大家的精心的呵护。当然,必要的最基本的生长条件还是需要的。

“立”字篇的前7篇发出后,从初步的反映看,我们提出的以地球自转动能消耗为全球构造运动主导动力的新地球观是能够站住脚的。文章中提出的机制都是很具体的,如果存在科学上的低级错误,想必拍来的砖头定不会少。但224日发出第1篇到314日发出第7篇,将近20天时间里,活跃的“科学网”上一个批评或质疑都没有,7篇博文都被boxcar推送到了“析万物之理”。

我提出自己的“新地球观”,就是作好了当“小媳妇”, 准备接受众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我期待反对者有力的批评,找出这一新地球观的根本性缺陷和问题;或是有价值的建议,完善或提高这一新地球观使之更有生命力。

这一新“资用假说”是作者35年前开始思考,经数十年思考深思熟虑的结果。正因为花费的精力不少,我真诚地欢迎得到地学、力学、数学、物理方面老师们的批评、关心和帮助,期望共同攻克这一长期困扰地球科学的难题。如果这个“资用假说”能够发展成新的全球构造理论,那是中华民族摆脱了200年民族耻辱后取得的成果。安定和相对良好的环境提供了思考这些科学大问题的必要条件。事实是在数十年的思考和研究中我确实得到过许多老师的帮助和指教。

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作为学术争论,对方既不说你错、也不说你对。要是这样,中国科学发展的希望就渺茫了。

作者在今后几篇中,还将结合更实际的问题阐述这一新地球观在地质、地震等问题上得出的与板块说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1667-303466.html

上一篇: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之六)地槽(造山带)活动及其旋回性的潮汐动力机制(下)
下一篇: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之九)重力是推动地壳运动的杠杆
收藏 IP: .*| 热度|

3 邸领军 杜中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