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son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ksonne 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工作。

博文

一封尼泊尔留学生的邮件 精选

已有 6584 次阅读 2009-12-16 21:14 |个人分类:研究体会|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留学生

盛弘强  2009-12-16
 
 这个学期我带了几个小班的病理学实验课,其中有一名学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他来自尼泊尔,与其他在这里学习医学的留学生不同,他拿的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其他中国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上课,而不是单独在留学生班里上课(那是全英文教学的)。中文名字叫杜鲁巴,与美国总统杜鲁门一字之差,还是很容易被记住的。
  前几天,我和他闲聊了一些,得知佛教和印度教是不一样的,我印象中尼泊尔是佛教国度,他告诉我,85%以上的尼泊尔人信仰的是印度教,10%左右的人信仰的是佛教,纠正了我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谈论间,我说你来中国两年了,谈谈你的留学体会,学习上生活上都可以,看看能不能帮助你。今天他给我一封邮件。

原文如下,未作更改:(注:有不少语序问题以及错别字,但是可以理解该学生的心情。仅学习两年中文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我在中国已经两年了。在中国,我开始我的生活当中的第一年是在一个美丽的省份叫做山东度过的。我在山东大学专门学了一年的汉语而且获得了汉语,这个艺术的不少知识。去年九月份我兴奋得来到浙江大学,这所中国排名较前面的大学,学习我的专业,医学。
 在浙江大学学习生活当中,慢慢了解了这个更美丽的城市,杭州及学校里的人们日常过的生活。每个人,这一辈子生活当中一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一些困难。不难看出,我是个普通人,也是其中的一个。谁都容易可以猜出来,国外当个留学生时最大问题是语言的差别,特别是中国这种的国家,能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才有方便一点的生活。才学了一年的汉语,然后直接开始学医学了,大部分上课听不懂,看书看得看不懂。。。说实话,学习没什么意思啊,自己认为的是我的情况与一个孩子出生后一开始说汉语,让他读本科时的情况一样。这里不是说现代世界上这种事件不可发生的,而是只想说较困难点儿。这一点是语言的,还有文化上的差别也影响了我在中国的生活。这两点,不同文化和语言带来了跟老师及朋友们之间的交流上的困难。这就是却乏容易获得新知识的机会。好多智能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得到,可是与学生们之间语言上的差异一致不但我而且跟我一起做实验的同学交流的问题。
 中国与我国家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也是其中的一个。学校名排较前面,对学生要求较高,除了专业课外还要学很多其它课程。对我来说,学专业课时间都很紧张,还要花很多时间学习这种课程。在我国这些都并不是要求的。可是这是对我扩大知识的机会。还有课程培养方案也是一个,比如这里先学病理学再学解剖学,反过来,在我国,进入大一就开始学解剖学然后第二年再学病理学。
 最后,多谢老师们对我照顾和朋友们的帮助。我答应,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一定会坚持努力,实现当优秀医生的梦想。
                 
                                              杜鲁巴(尼泊尔)
                                               医学试验班类0802

        杜鲁巴起先给我的是一封请中国同学润色过的信件(担心语言不行),我说我想看看你自己写的原文(便是上文),那才是原滋原味的你自己所思所想的,我还想通过这个邮件知道你的中文语言能力。平心而论,才两年的学习,而且后面一年主要是在学习医学,基本上可以表达出主要意思了,很不错。我给他额外的任务,班里学生的作业,中国学生要交英文书写的报告,而他需要中英文双语的报告,这样可以提高专业术语表达能力。
       医学院开展整合课程的改革,已经有些年头。经典的课程顺序是解剖、组胚、生化、生理、病理、药理等,最后才是临床相关的课程,从正常形态到病理形态过渡。而目前是以脏器系统为核心,糅合了以上的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不仅中国学生不适应更何况一位外国学生。我们上病理的时候往往还要给学生补习解剖生理的常识才可以,否则学生一头雾水。也难为了教务处排课的老师。
        中国增加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政府奖学金的机会,有助于加强国际交流,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交流,目前有逐渐向自然科学领域发展的倾向(例如医学领域以往来学习中医为多,现在来中国学习西医也不少),总是一件好事情(也是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但还需要将工作做细,多听听留学生们的想法以帮助他们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反省我们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好方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多交流可以给长期在同一种思维惯性下的中国学生新的认识与判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还是很有道理的。


 
 
附:佛教与印度教的差别
 
佛教和印度教,同属于古老的东方宗教,同源于印度,而佛教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证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详细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67591.html

     附:中国政府奖学金
    中国政府奖学金按学生类别分为本科生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汉语进修生奖学金、普通进修生奖学金和高级进修生奖学金,另外按项目分为长城奖学金、优秀生奖学金、HSK优胜者奖学金、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项目和中华文化研究项目等。
  中国政府奖学金内容
  1、中国政府奖学金分为全额奖学金和部分奖学金。
  2、中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内容如下:
  免交注册费学费、实验费、实习费、基本教材费和住宿费;
  提供与中国学生同等的公费医疗服务;
  提供奖学金生活费和一次性安置补助费;
  提供入学时由入境口岸城市至学校所在城市、汉语补习院校所在城市至专业院校所在城市,以及毕业时学校所在城市至出境口岸城市的火车硬座车票(乘坐通宵火车时为硬卧车票);
  奖学金生的国际旅费原则上由派遣方负担。另有协议者按协议规定办理。
  3、奖学金生活费和一次性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如下:
  本科生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币
  硕士研究生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币
  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1,400元人民币
  汉语进修生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币(具有大学毕业以上学历者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币)
  普通进修生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币
  高级进修生奖学金生活费:每人每月1,400元人民币
  上述各类奖学金生学习期限满一学年者,入学时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助费600元人民币;学习期限不满一学年者,入学时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助费300元人民币。
  长城奖学金:与全额普通进修生奖学金或高级进修生奖学金待遇相同。
  优秀生奖学金:与全额硕士研究生奖学金或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待遇相同。
  HSK优胜者奖学金:与全额汉语进修生奖学金待遇相同。
  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免交注册费、研究费、住宿费和紧急医疗费,另按月发给研究补助费3,000元人民币,提供一次性图书资料费750元人民币和学术旅行补助费1,000元人民币。
  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项目:免交注册费、学费、住宿费和紧急医疗费,提供一次性生活补助费2,000元人民币;参加集体教学旅行者免交住宿费和交通费,并另提供650元人民币的餐费补助。
  中国政府将不定期调整奖学金标准,具体情况请参见由CSC印制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指南》。
  部分地方政府和学校也设有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具体情况请直接向有关地方政府和大学查询。
    具体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7124.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3721-279150.html

上一篇:浙江大学关于实施择优资助海外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的通知(转载)
下一篇:做一位有心人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赵星 刘全慧 陈儒军 杨远帆 许浚远 赵美娣 刘颖彪 侯成亚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